...释名 亦名乌蒜、老鸦蒜、蒜头草、婆婆酸、一枝煎、水麻。 气味 (根)辛、甘、温、有小毒。 主治 便毒诸疮。用石蒜捣烂涂搽。毒重者,把石蒜洗净,以生白洒煎服,汗出为好。 产肠脱下。用石蒜一把,加水三碗煎成一碗半,去渣,熏洗患处。 小儿惊风,...
...干水分。鸡蛋煮熟后,剥皮,取下蛋白切成片。火腿切成象眼片,香菇片成薄片,下入开水锅中氽烫一下捞出,豌豆苗摘洗干净。锅中倒入鸡清汤,上火烧开,下入蛤士蟆、火腿片,香菇片、蛋白片、料酒、味精,锅开后撇净浮沫,加入豌豆苗起锅,盛入10个小汤碗中...
...(宋《图经》) 【校正】原附蛤蟆下,今分出。 【集解】颂曰︰山蛤在山石中藏蛰,似蛤蟆而大,黄色。能吞气,饮风露,不食杂虫。山人亦食之。 【主治】小儿劳瘦,及疳疾,最良(苏颂)。...
...之药,本经主气癃、止痛、利水道、通小便,别录明目、疗赤痛,其昔人谓车前子利水窍而固精窍,似即补肾之谓。然茯苓利水不必有热,车前子则非热不治。茯苓尚伐肾邪,则车前子之固精窍,为何如之固精窍,可深思矣。...
...目录 《经验方》茯苓车前子粥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经验方》:茯苓车前子粥【处方】茯苓粉 车前子各30克 粳米60克 白糖适量【制法】先将车前子(纱布包)加水300克,煎半小时取出。加粳米和茯苓粉共煮粥,粥成时加白糖适量。【功能主治...
...本品为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归经】甘,寒。归肾、肝、肺经。【功能】利水通淋,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主治】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成分】含车前子酸、车前甙琥珀酸,并含大量粘液质。【药理...
...目录 《圣济总录》车前子煎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车前子煎【处方】车前子1升(以布裹,于水中熟挼,漉出,晒干,又以新布裹,熟揉之,令光滑,不用捣),生地黄汁1升,白蜜1升,好酥5合。【制法】上4味相和,微火煎,常令如鱼眼...
...目录 《中国药典》黛蛤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国药典》:黛蛤散【处方】青黛30g 蛤壳300g【性状】为灰蓝色的粉末;味淡。【炮制】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功能主治】清肝利肺,降逆除烦。用于肝肺实热,头晕耳鸣,...
...车前(《本经》上品)【释名】当道(《本经》)、苡(《诗疏》)、车轮菜(《救荒》)、时珍曰︰按《尔雅》云︰苡,马舄。马舄,车前。陆玑《诗疏》云︰此草牛马迹中,故有车前、当道、马舄、牛遗之名。舄,足履也。幽州人谓之牛舌草。蛤蟆喜藏伏于下,故...
...主要原料:蛤士蟆油75克,鸡脯肉100克,鸡汤400克,鸡蛋清125克,熟火腿末15克,料酒45克,精盐2克,水淀粉40克,葱段20克,姜片10克,猪油60克,味精适量。制作方法:将蛤士蟆油粒盛入陶瓷容器内,加清水500克、料酒15克、葱...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