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热性_《药性赋》

...有温热,又当审详。 欲温中以荜拨;用发散以生姜。五味子止嗽痰,且滋肾水;腽肭脐疗痨瘵,更壮元阳。 原夫川芎祛风湿、补血清头;续断治崩漏、益筋强脚。麻黄表汗以疗咳逆;韭子壮阳而医白浊。川乌破积,有消痰治风痹之功;天雄散寒,为去湿助精阳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592.html

葶苈子_《笼小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辛苦大寒。能泻肺中水气,从膀胱出,止嗽除痰定喘。《十剂》曰:可去闭。大黄阴分血闭,葶苈阳分气闭。猛峻之,得大枣为辅,稍缓其性。有甜苦二种,甜者力稍缓。同糯米微炒,去米用。稍挟虚者切勿轻试。...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longxiaopin/1256-5-96.html

舌下给 细数中医特殊给法①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吴立明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编者按:中医治病选择合适的给方法,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清代医家徐大椿言:“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非特无功,反而有害,此不可不知也。”说明处方药物对证而不能奏效的重要原因,就是服药的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254.html

散_老新用_【中医宝典】

...《家庭医药》2002年创刊号主管医师 沈尔安七厘散出自《良方集腋》,又名“伤科七厘散”,是医家常用和群众熟知的著名中成药。该散由血竭、乳香、朱砂、冰片、当归、红花、没药、麝香等药物组成,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是治疗跌打损伤的伤科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397.html

丸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脉因证治》脾丸 ▼ 相关方剂 返回目录《脉因证治》:脾丸【处方】白术(炒)60克 白芍(酒炒)30克 神曲(炒)45克 楂子 半夏备45克 黄芩(炒)15克 苍术60克【制法】上药用荷叶煨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http://zhongyaofangji.com/p/pixiewan.html

莪术_《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气温,味苦辛,无毒。主心膈腹痛,饮食不消。除霍乱冷气,止呕吐酸水。又破 癖,及妇人血气,男子奔豚。黑者属血,故其色黑者,破气中之血。大都苦能实,辛能散积。此棱术二剂,气味皆苦辛,用之者,中病即已,不可过服,以损真元。若用于破气中,必须...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jian/823-7-54.html

少阳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清少阳是用清以治疗热性病病邪部位在半表半里(少阳)的方法。 【清少阳】 是用清以治疗热性病病邪部位在半表半里(少阳)的方法。春温初起,一阵冷一阵热,口苦胁痛,胸闷欲呕,小便浑浊,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用嵩芩清胆汤(青蒿梢、淡...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234.html

补药膳先识药性_中医食疗食同源_【中医宝典】

...不论是进补还是药膳,都离不开中药的搭配,因此,在选择药膳之前,加深对中药特性的认识是绝对必要的,也是进补的先决条件。 温热寒凉是药材的四种性,也称“四气” 它是从药物作用在人体方面的表现概括而来的,也就是说,能够减轻或消除热症的药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b34208.html

春伤于风夏生飧大意_《时病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泄泻之病,尽于斯矣。《灵枢》又云∶春伤于风,夏生后 。肠 者,古之痢名也。痢有风、寒、热、湿、噤口、水谷、休息、五色之分,均宜辨治。风痢者,似肠风下血而有痛坠;寒痢者,下稀水而清腥,腹中痛甚;热痢者,如鱼脑而稠粘,窘迫而痛;湿痢者,色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binglun/710-9-1.html

寒凉之栀子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栀子味苦,性寒,属寒凉范畴。栀子是常用的清热泻火。能清泻三焦火热,祛湿解毒。常用于各种热性病、血热妄行、黄疸、湿热淋的情况下,下面就详细介绍栀子作为寒凉的具体功效。 1、各种热性病:凡一切由于火热所致的头痛、目赤、牙痛、咽喉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305.html

共找到768,5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