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如外州、军,只作一场引试,即须回避,只如子史中出,恐非经久之法。 臣今相度,欲乞诗赋论题,许于《九经》、《孝经》、《论语》子史并《九经》、《论语》注中杂出,更不避见试举人所治之经,但须于所给印纸题目下备录上下全文,并注疏不得漏落,则本...
...问天下禅和子,且道是肉是素,吃得是吃不得是?大奇大奇,一碗羹,勘破天下禅和子。 《答孔子君颂》苏轼 梦中投井,入半而止。 出入不能,本非住处。 我今何为,自此作苦。 忽然梦觉,身在床上。 不知向来,本元无井。 不应复作,出入住想。 道无深浅...
...,思企之深。 不审起居佳否?来日辄邀从者同宪车议少事。 本欲躬诣,为公择见访,不果。 幸赐临顾。 《与孙子思七首(之三)》苏轼 屡辱垂访,尚稽走谒,经宿起居佳否?借示诸刻,一清心目,又足见雅尚之不凡也。 谨却驰纳。 《与孙子思七首(之四)》...
...老子》的注释本,此书早佚。清末於敦煌莫高窟发现六朝写本《老子道经想尔注》残卷,现藏大英博物馆。此书作者,或说张道陵,或说张鲁,或说「想尔」为仙人名。其内容多与《太平经》相合,吸取了後者的宗教思想与社会政治观,也有河上公解释《老子》的观点,是...
...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因为聪慧,常得到师长赞扬。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其母程氏回来后,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 ...
...地裂,紫笋森已锐。 牛羊烦诃叱,筐筥未敢睨。 江南老道人,齿发日夜逝。 他年雪堂品,空记桃花裔。 《鱼蛮子》苏轼 江淮水为田,舟楫为室居。 鱼虾以为粮,不耕自有余。 异哉鱼蛮子,本非左衽徒。 连排入江住,竹瓦三尺庐。 于焉长子孙,戚施且侏儒...
...《苏轼集》补遗·祭文七首 《祭刘原父文》苏轼 呜呼。 古称益友,多闻谅直。 有一而已,罔全其德。 惟公兼之,霈然有余。 惟其至明,以有众无。 譬如监然,物至而受。 罔有不照,斯以为富。 先民之言,久远绝微。 继以百家,其多如茨。 众人劬劳...
...苏轼工诗,与黄庭坚合称“苏黄”。现存约二千七百多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对后人影响最大的也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表现出宋诗重理趣,好议论的特征。《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
...辄散之。 吏民皇皇,不知所获罪。 敢以薄奠,诉于有神。 风若不作,雨则随至。 当以牲币,报神之赐。 若格绝天泽,弃民乏嗣。 上帝临视,神其不然。 尚飨。 《谒文宣王庙祝文(湖州)》苏轼 至圣文宣王。 窃惟吏治以仁义为本,教化为急。 故以视事...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苏东坡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