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解除痛经_【中医宝典】

...痛止,但患者痛感强烈。 腕踝针疗法:针刺取下。根据患者状况具可采用16、18、20号静脉留置,进针时针体与皮肤呈15~25度角刺入,沿皮下推进,要求无酸麻胀痛的感觉,进针深度在25~30毫米之间,进针完毕后,拔出芯,然后用纸胶带固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19.html

针刺治疗时应注意的问题_针灸常识_【中医宝典】

...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项部腧穴一般不宜用针刺,皮肤之感染、溃疡、瘢痕部位,不宜针刺。 1、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项部腧穴一般不宜用针刺。此外,因小儿不能合作,针刺时宜采用速针法,不宜留。 2、孕妇3个月以内者,小腹及腰骶部穴位禁;3个月...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88.html

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禁用针刺的穴位。《素问·刺禁论》对针刺的禁忌已有论述,后历代文献对这类穴位的记载逐渐有所增加。这些穴位多数接近重要器官或动脉,易因针刺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故被列为禁刺或不可深刺。近代由于具改良,解剖明确,只要消毒严密,针刺方法、方向及...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747.htm

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手法之一。其方法是在刺人体内后用指头轻弹柄,使体的下部出现轻度震动。...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742.htm

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针刺角度是指针身和皮肤所成的夹角,针刺的方向指针身刺入时应对准的某一方向或部位而言。针刺的深度则是说明身进入皮肤的深浅。进针后,要考虑角度、方向和深度,只有把它们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治疗效果,并保证针刺安全。 针刺的角度一般分三种: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98.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学名词。指针刺得气后,以捻转提插等运动体的方法,使感得以保持或加强。又称行针。可据病情需要采取持续运针法或间歇运针法。如需作长时间运,尚可用针刺手法仪代替手工操作。...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613.htm

针刺补泻法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出得整个针刺过程中,其效应还受到病人体质和功能状态得影响。所以,补泻手法得应用,必须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来掌握,不能千篇一律地生搬硬套。《内经》所论补泻原则及其方法为后世针灸家所遵循,现结合后人得应用分述如下:迎随补泻法:迎随意指逆顺,这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14.htm

针刺支沟穴治便秘_【中医宝典】

...适当提插捻转,感向下可到指端,向上可达肘以上,腹中可出现蠕动或欲有矢气、大便感。留20分钟,中间运4次。一般在针刺一次后,多在1~3小时排便。 支沟穴是治疗便秘的要穴,此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穴,能清热泻火、调理脏腑。经临床实践证明,针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336.html

退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针刺手法之一。指针入体内一定的部位后,逐渐由深至浅向外退出体(以不拔出皮肤外面为度)的方法。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tuizhen-2463.html

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针法的一种。方法是:在针刺入某一穴位后,斜刺或直刺将针尖刺抵相邻近的穴位或经脉部位。因为是用一针同时穿透二个以上的经脉或穴位,所以又称“透经”或“透穴”。这种透深刺的方法,多用于需要较强刺激的情况。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touzhen-2462.html

共找到102,16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