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四诊----望_【中医宝典】

...轻重与变化。其中舌质的变化主要反映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而舌苔的变化主要用来判断感受外邪的深浅、轻重,以及胃气的盛衰。 中医将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侧,认为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两侧属肝胆.根据舌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的脏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42.html

李国衡_辨证施治在骨折内治法中的初步临床体会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有所不同,可概括归纳为虚实两类。另外观察舌苔、脉象的变化以及五脏辨证加以归纳来指导施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1)虚与实:一般我们是根据以何为主来决定归纳。(2)舌质舌苔:我们把舌质分为红、红绛、淡三类。舌苔在早期多呈黄腻,此为热象的表现。其次...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iguoheng/600-8-2.html

中医望诊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皱眉苦脸者,则必有痛处。 (四)望舌象 包括观察舌质舌苔和舌的形态等三个方面的变化。舌为心之苗,苔为胃气之反应,因此脏腑气血之虚实、病邪之深浅、津液之盈亏等,均可在舌质舌苔上表现出来。 1.望舌质 可以辨别正气的虚实。正常舌质淡红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83.html

辨证施治_《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缕红丝,珠砂掌,舌质紫暗、或瘀点、瘀斑,舌苔薄白,脉弦涩。治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选方:失笑散(《和剂局方》)合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加减。药物:五灵脂12g、蒲黄9g、桃仁12g、红花6g、川芎9g、白芍15g、熟地12g、当归12...

http://qihuangzhishu.com/1045/71.htm

望诊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根据妇科的特点,望诊时除观察患者的神志、形态、面色、唇色、舌质舌苔外,应注意观察月经、带下和恶露的量、色、质的变化。1.望月经经量过多,多属血热或气虚;经量过少,多属血虚、肾虚或寒凝血滞;经量时多时少,多属气郁、肾虚。经色紫红或鲜红,多...

http://qihuangzhishu.com/81/31.htm

从五脏治窦性心动过缓_【中医宝典】

...……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阐述了心脏与其他脏腑间的关系,说明无论哪一脏腑功能失常,均可影响心气的正常活动而发病。因此,从五脏治窦性心动过缓,可收到好的治疗效果。 ■心气不足 年老体衰,或久病正虚等可导致心气亏虚,气虚则无力推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0543.html

望诊——望舌_【中医宝典】

...望舌 望舌是通过察看舌质和舌态的形态、色泽、润燥等方面的变化测知病情变化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诊法,在中医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常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舌质(舌体)柔软、活动自如、舌色淡红。 1)望舌质:从舌质外观,测知脏腑病变。一般以舌尖诊心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27.html

淡白舌透明苔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淡白舌透明苔主病:脾胃虚寒。 舌苔 淡白舌透明苔 形象 舌质淡嫩。舌苔极薄,淡白湿亮,骤视如无苔,实乃透明。 主病 脾胃虚寒。 病例 脾阳不振,水湿不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698.html

肝硬化的中医治_【中医宝典】

...过多也可导致。 3.肝功能、B超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中医分型 1.水湿困脾 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甚则颜面微浮,下肢浮肿,脘腹痞胀,得热则舒,精神困倦,怯寒懒动,小便少,大便溏,舌苔白腻,脉缓。 2.水热蕴结 腹大坚满,脘腹胀急,烦热口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136.html

胆囊炎治_【中医宝典】

...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 2.肝胆湿热 胸胁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方法 1....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797.html

共找到35,4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