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宗要》,未见行世。滑①脉象名。应指滑利,如盘中走珠。《素问·五脏生成篇》:“夫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以指别。”②尺肤诊的征象,滑泽光润。《灵枢·邪客》:“持其尺,察其肉之坚脆,大小滑涩、寒温燥湿。”《灵枢·论疾诊尺》:“审其尺之缓急,...
...〔黄帝素问遗篇〕宋史四卷 佚〔赵简王补刊素问遗篇〕明史一卷 存林亿等曰。刺法论。本病论。二篇。亡在王冰注之前。按病能论篇末王冰注曰。世本既阙第七二篇。谓此二篇也。而今世有素问亡篇及昭明隐旨论。以为此二篇。托名王冰为注。辞理鄙陋。无足取者。...
...术语。以十二支分主六气,则丑未主湿土之气。《素问·五运行大论》:“丑未之上,太阴主之。”所指即为太阴湿土。臭①泛指各种气味。《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臭臊。”《素问·腹中论》:“病至则先闻腥臊臭。”②用鼻子闻气味。《灵枢...
...脉之要会,手太阴之动也,故不象阴为脉应)、气虚(经云∶气虚者无常也。谓膻中气不定也,旧注谓寸脉动无常者非)、尺虚者(行步 然),重虚也( 括《通评虚实论篇》文)。《难经》曰∶病有虚实,出者为虚,入者为实(从内之外为出,从外之内为入)。言者为...
...未能明,明而未能彰。”《灵枢·禁服》:“细子得受业,通于九针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编绝,久者简垢,然尚讽诵弗置,未尽解于意矣。”⑥排除。指病证消失。《素问·评热病论》:“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⑦分离,分开。...
...《素问》《素问》共24卷,81篇,所论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阴阳五行、脏象气血、腧穴针道、病因病机、诊法病证、治则治法、医德养生、运气学说等,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有关内容,突出了古代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人体内外统一的...
...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阴平阳秘阴阳学说术语。指阴气平和,阳气固密,阴阳平和协调保持相对平衡,则身体健康,精神愉快。《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
...全书》四卷(1679年),依次论温、热暑、疫诸病,选辑《伤寒论》、《温疫论》原文,详加阐释。康熙十六年(1677年)取《伤寒论条辨》、《尚论篇》,附以己见,编成《伤寒论三注》十六卷。又补注《金匮方论衍义》而成《金匮玉函经二注》二十二卷(...
...毒。”后世有神农尝百草而始有医药之传说。神农历来被视为药物的发现者和使用者,尊奉为中国医药学之创始者。正因为如此,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药物的著作,被命名为《神农本草经》,即寓有尊崇怀念之意。神明①指神志或精神。《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
...启玄子王冰撰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孔安国序《尚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