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丹医秘授古法》抄本_《丹医秘授古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由于大家都捨难从易,在四中大都偏重于问诊了。切脉不但含糊不清,而且仅仅限于太渊寸关尺三部而已。这样就失去了《内经》原义。《内经》中还强调天地人三部合参切脉法。仲景在《伤寒论》中也曾批评过切“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不合理。由此可见...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2.htm

后世成就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后世法是中医重要实际方法,它处于巾医学发展壮大主要历史时期,对于中医学做出了重贡献。它至今还活在中医手上,这一点亦是非常可贵,对于今后学向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方法。经验上与实际技术操作上,最多最真实内容。 1、引古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80.html

妊娠详细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中国医学是以辨证为特点医学,整体观念是其核心内容。妊娠诊断方法也无不如此。所以偏面的、单纯以凭断胎作法是不科学。 然而一旦妊娠,在一定状态下脉象是可以反应出来,在没有实验医学时我国古代医家,常以来判断是否早期妊娠,并...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6.html

七怪_四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生命垂危时出现七种异常脉象。即:“雀啄”、“屋漏”、“弹石脉”、“解索”、“鱼翔脉”、“虾游脉”“釜沸”等,此外还有加上“偃刀脉”、“转豆“麻促脉”三种,合称为“十怪”。这些脉象都是反映脏气将绝、胃气枯竭危重证候。...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qiguaimai-1330.html

杂病生死歌_《寿世保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而一止者。知肾脾肝心四脏皆无气。期应一年而绝也。新注云。上言之动止。未知切何部而取据。谨按素问难经云。每于平旦寅时。日未出。饮食未进。血气未乱。医者可以存神定意。心无外驰。于指下。右手寸口。默数脉息至止以决之。夫寸口者。右手气口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shoushibaoyuan/572-4-14.html

后世法时代学术背景及其影响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从西晋时王叔和著《脉经》开始,法就进入了后世法时期,一直到今日仍然是在这个时期之中。它历经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到现代。这段时间亦正是祖国医学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巨大贡献时期。 虽然并没有在医学话动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9.html

《难经》成就特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是汉末魏晋时人所以《难经》、《脉经》相距年代不应是很远),使独取寸口成为近两千年唯一诊脉方法,所以无宁说《脉经》以来学家法著作等,实际都是《难经》后裔。 《难经》对寸关尺新说亦是个重大改革突破。在《内经》上,虽然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4.html

_四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脉象一种。有正常病态之分,若来和缓均匀,为正常人脉象;若来迟缓松懈为病,常见于湿邪致病及脾胃虚弱。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huanmai-1284.html

伤寒见风中风见寒歌_《伤寒百证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恶寒不躁微四逆.浮而缓来无力.恶风烦躁手足温.紧浮来又涩.伤寒反得伤风.中风却见伤寒.大青龙证是为宜.调卫调荣斯两得.(仲景云.太阳中风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又云.伤寒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baizhengge/862-5-5.html

诊法之其他诊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足兰是足部趺阳、太溪、太冲三。由于它们在诊断疾病与判断预后中,有很重要作用,所以为历代医家所注重。如《诀汇辨》认为:足三为人生根本之所系,临之时不可不察。 除了独取寸口诊脉外,中还有一些其他辅助怯。 一、足三 足兰...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9.html

共找到947,7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