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酸甘相辅,以和胃气,肝化胃和,自能进谷。【摘录】《古方选注》卷中▼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安胃汤【处方】苏木(酒洗)2钱,红花1钱,丁香5分,延胡索1钱2分,川郁金(酒洗)8分,桂心5分,沉香5分,大黄(酒制)...
...桔梗(去芦头炒各一分) 陈橘皮(汤草(炙) 木香(各上一十二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四十丸。米饮下。日三夜一。治风冷入中。客于肠胃。水谷不化。飧泄注下。腹痛肠鸣。胁肋 胀。胃风汤方人参 赤茯苓(去黑皮) 芎 桂(去粗皮) ...
...升麻一钱二分 麻黄(不去节)一钱 白芷一钱二分 葛根一钱 柴胡五分 羌活五分 本五分 苍术五分 蔓荆五分 草蔻五分 黄柏五分 当归五分 炙甘草五分加姜、枣煎易老胃风汤,养血柔肝,补脾和胃,并无一味风药,而治法特妙。盖缘肝木太旺,动而生风,...
.... (七宣丸)由胃虚者. 不 能食.小便清利. (厚朴汤)由热秘者. 面赤. 脉实数. 胀闷欲得冷.(四顺清凉饮. 润肠丸) 由冷秘者. 面白. 脉沉迟. 欲得热. (正气散 加官桂、枳壳. 吞半硫丸. 或木香顺气散)由 风秘者.风搏肺脏....
...【本经】味苦寒。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生川泽。味苦、酸、辛,性寒,入足阳明胃经。泻痞满而去湿,消陈腐而还清。《金匮》枳术汤,枳实七枚,白术二两。煎,分三服。腹中软,即当散。治心下坚,大如盘,...
...目录 《王兆松方》疏肝和胃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王兆松方》:疏肝和胃汤【处方】柴胡10克,瓜蒌仁15克,川连10克,枳壳10克,木香15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草豆蔻10克,半夏15克,榔片10克,莱菔子10克,黄芩10克。...
...檀香(一钱) 党参(三钱) 云苓(二钱) 大枣(二枚)歌曰∶饥思饮食反嫌多,胃弱脾强姜草和。再入砂陈萸术枣,参苓白蔻夏檀科。食而善饱,每饱又作反胀者,胃强而脾弱也。宜抑胃扶脾汤。麦冬(三钱) 黄连(二钱) 党参(三钱)白术(三钱) 山药(二...
...按摩的方法是用两个拇指顶在天枢穴位置,然后做轮转按摩即可。 经常按摩天枢穴,可以养生。 按摩的方法是用两个拇指顶在天枢穴位置,然后做轮转按摩即可。这样做可以使腑气通畅,帮助人改善脏腑气机,治疗便秘。 经常这样做,对不少疾病也有独特的治疗...
...十卷。)一法,凡取痨虫,可于三椎骨上一穴,并膏肓二穴,各灸七壮,然后以饮食调理,方下取虫等药。〔骨蒸寒热夜热〕百劳 膏肓 肺俞 魄户 脾俞 肾俞 四花穴 间使 足三里〔虚怯饮食不化〕膈俞 脾俞 胃俞 中脘 梁门 内关 天枢 足三里〔多汗少力...
...Tsiang采收和储藏:10-11月果实成熟时连肉质花诹轴一并摘下,晒干,取出种子。 【原形态】1.北枳?? 落叶灌木,高约10m。小枝红褐色。叶互生,具长柄;叶片广卵形,长8-15cm,宽6-10cm,先端尖或长尖,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具不整齐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