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支满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下支撑胀满之证。由水饮或肝气郁结,滞于肋所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水在肝,下支满,嚏而痛。”...

http://qihuangzhishu.com/195/663.htm

肋疽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疽生于肋部的,叫“肋疽”,生于部腋下的,叫“渊疽”,统称“肋疽”。因正气虚弱,肝气郁滞,痰火壅阻于肝胆二经所致。多见于有结核病变的青年患者,以男性为多。初发于肌肉深部,肋间漫肿隐痛,皮色不变,不红不热,约经三、四个月后化脓,肿势...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645.htm

血管扩张治疗慢性心功能不_《药理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应用根据治疗心绞痛和高血压的一些血管扩张(详见第二十四章及第二十六章),自70年代以来也用于治疗CHF而收到效果。它们能缓解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变化提高运动耐力,但多数扩血管药并不能降低病死率。药物舒张静脉(容量血管)就可减少静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lixue/951-24-3.html

部肿胀的原因_部肿胀是什么引起的_查症状_【疾病大全】

...脏腑主要在于肝胆,但与脾胃及肾有关。肝胆经脉循行分布部位与部有关。脾胃与肝胆的关系是五行相克而有乘侮与反侮的关系。肝肾同源。...

http://jb39.com/zhengzhuang-bingyin/XieBuZhongZhang342327.htm

双发_《外科启玄》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两双发(图)此疮发于.或左或右.或两双发者.皆足厥阴肝经期门及章门穴.是经多血少气.或上至渊腋辄筋二穴.属足少阳胆经.多气少血.因气虚而得.须大补阴治之.不可热剂.恐伤骨膜.慎之....

http://qihuangzhishu.com/730/105.htm

的解释_浑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圓融完整。 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三十七齣:「孔子、顏子是大聖大賢,德行渾。」...

http://hanwen360.com/c/142006.html

银屑病难治因邪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大火沸后,小火煎3分钟,取药液100毫升,剩余、液继续小火煎煮60分钟,取300毫升,与前混匀。分温,饭后,再服。嘱避寒就温。 6月18日二诊:汗畅(小腿上汗少),便通,额头上的皮损已经褪去。舌苔变白,肋处红斑明显,昨日睡眠差。辨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371.html

上古三代文》在线阅读

...《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为清代严可均所辑,共分十五集:《上古三代文》《全秦文》《全汉文》《后汉文》《全三国文》《全晋文》《全宋文》《全齐文》《全梁文》《全陈文》《后魏文》《北齐文》《后周文》《全隋文》《先唐文》,共收录唐以前...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58.html

肿痛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两部肿胀疼痛。多由肝经湿热所致。《张氏医通·诸痛门》:“两肿痛,或腹痛,或小便涩滞者,属湿热。”治宜清热祛湿,用龙胆泻肝汤。《辨证录·胁痛门》谓右肿痛是脾火内伏,瘀血存注不散所致,用败瘀止痛汤。...

http://qihuangzhishu.com/191/954.htm

胸背部_《神应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风门 肩井 中渚 支沟 后溪 腕骨 委中心胸痛∶曲泽 内关 大陵胸满血膨有积块,霍乱,肠鸣,善噫∶三里 期门(向外刺二寸,不补不泻)满∶章门胁痛∶阳谷 腕骨 支沟 膈俞 申脉缺盆肿∶足临泣 太渊 商阳与脊引∶肝俞背膊项急∶大椎腰背强直不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nyingjing5666/279-28-0.html

共找到154,8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