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1日电(记者李斌)随着“蛋白质与多肽药物实验室”日前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成立,中国科学家吹响了研发“蛋白药物”的号角。 新成立的实验室将在以下几个方面集中力量进行研究: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类药物、重组细胞因子和酶类...
...的研究以及HP与胃癌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我们从95年开始运用mRNA差异展示技术从事胃癌表达基因的研究,分离出胃癌相关基因片段154个,完成部分片段的测序,筛选20个是新序列并被GenBank接受(接受号为AF054162-AF...
...称为亚三倍体等。异倍体细胞在肿瘤组织十分常见。发生的原因是染色的丢失,某些染色体的核内复制(endoredplication)或染色体的不分离。3.三体性和单体性 体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如发生某号染色不分离,则导致该染色体增多一条(三体性,...
...对体内某些“劣质抗体”的清除不力有关。当这些“劣质抗体”得不到及时清除时,它们就会攻击人体的自身组织,进而引发疾病。 已证实,这些“劣质抗体”要通过和相应的受体结合才能得以清除。而编码这种受体的两种基因又都有各自的等位基因变异,这种变异...
...助理教授伊曼纽尔·斯戈达拉克斯博士主持的最新研究成果,8月31日由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发布。该研究有望催生更有效的抗癌药品和抗衰老疗法。 缘何能“免死”? 人体中的端粒酶负责向染色体末端即“端粒”重复添加脱氧核糖核酸(DNA)短序列,以防...
...创立二硝基氟苯(DNFB)法、Edman发展异硫氰酸苯酯法分析肽链N端氨基酸;1953年Sanger和Thompson完成了第一个多肽分子——胰岛素A链和B链的氨基酸全序列分析。由于结晶X-线衍射分析技术的发展,1950年Pauling和...
...食谱疗法以减轻其体重,并对17名体重正常的妇女进行了对比研究。在采取食谱疗法后的第28天,专家仔细观察了肥胖症患者皮下脂肪组织中各种基因的表达。他们发现,当肥胖妇女体重减少了6~7kg时,与炎症和免疫有关的基因表达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变化,尤其...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疾病(ARPKD/PKHD1)是儿童肾脏相关及肝脏相关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已确定染色体6p21.1-p12上的PKHD1基因突变是ARPKD的分子病因。最长的连续性开放读框区(ORF)由67个外显子转录编码,预计...
...)的新的研究报告向我们展示了,生殖细胞形成的时候,染色体紊乱的发生机制。 生殖细胞中通常有一套“控制站”(controlstation),用于监测一个确保正确分配染色体到子细胞的机制。科学家发现,在雌性生殖细胞中还存在另外一套分配机制,这套...
...美国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中意外发现,胚胎干细胞不用分化成心脏细胞,只通过分泌特定分子,就能够治疗实验鼠的先天心脏缺陷。这为干细胞的医疗应用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胚胎干细胞有能力分化形成生物体内的任何组织,因此科学家相信能利用它们使组织再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