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学说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98.html

卷一 春秋_《春秋左传正义》

...《春秋左氏传》○陆曰:“此元凯所作。既以释经,故依例音之。本或题为‘春秋左传’者。沈文何以为‘释例’,今不用。” [疏]正义曰:此题目,文多不同,或云:“春秋”,或云“左氏传”,或云“春秋经传集解”,或云“春秋左氏传”。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971.html

什么是经络辨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对病人所反映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综合,以判断病属何经、何脏、何腑,并进而确定发病原因、病变性质及其病机的一种辨证方法。 划分病变所在的经络病位,源于《内经》,后世多有发挥。《灵枢·经脉》载有十二经病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99.html

的解释_旻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秋天的節候。 唐.李嶠.八月奉教詩:「清尊對旻,高晏有餘歡。」...

http://hanwen360.com/c/290818.html

经络的概念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道。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经络是对脉的进一步演绎。李梴《医学入门·经络》说:“经者,径也。径直者为经,经之支派旁出者为络。”...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72.html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_《黄帝内经·素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孔安国《尚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虽复年移...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ngdisuwen/100-2-0.html

的解释_芳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良好的時節。 唐.敬括.花萼樓賦:「參歲賦兮徒延佇,懷明君兮變芳。」...

http://hanwen360.com/c/234493.html

三_《古今医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圣人之方。故病者即不信医,信上古圣人,而医亦不至妄投一剂以祸天下。故古之艺精而试,今之艺试而精;古之人法治病,今之人病合法;古之法宜简,今之法宜繁,亦势然已。徐君之作《医》也,上自黄帝、岐伯、俞跗、和缓、仓扁、和佗、叔和、仲景之书,下逮...

http://qihuangzhishu.com/336/4.htm

四_《古今医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浩汗,则裒 难;机指甲乙,则审谛难;针石离合,则该验难。欲以提综五行,参纬十二候,启玄命之秘,而施弘济之功,何由哉?乃远稽古哲,近述名流,宗旨必存,小技兼录,纂成一书,名曰《古今医》。纪众术之所从,则河济殊派;穷万毕之攸致,则溟瀚同趣。使...

http://qihuangzhishu.com/336/5.htm

经络与疾病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经 络 与 疾 病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王 寅 针灸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针灸经络学说的核心是十二经脉的存在。其发现有两种论点:1、众多的针刺穴位对同一种疾病有共同的主治作用,由这一类穴位的“点”逐步连成线,最后归纳成十二经脉。2、...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79.html

共找到52,4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