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分布在经脉体表循行路线上穴位的总称,其中包括十二正经的经穴和奇经中任、督二脉的经穴(即“十四经经穴”)。至于奇经中的其它六脉均没有专穴。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腕关节或踝关节附近。《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行为经。」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
...冲门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慈宫、上慈宫。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厥阴之会。在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当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另说前正中线旁开4寸(《针方六集》);旁开4.5寸(《针灸资生经》)。布有股神经,内侧为...
...头窍阴,经穴名。《针灸甲乙经》名窍阴;《圣济总录》名首窍阴;《针灸资生经》名头窍阴。别名枕骨。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太阳之会。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中三分与下三分交点处。布有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吻合支及耳后动、静脉分支。...
...椎上矣.此大椎第一以异也.但铜人云、大椎在第一椎上陷中.诸经皆同.惟明堂下经云在第一椎下.陶道穴既在第一椎下.不应大椎亦在第一椎下.必是下经误写上字作下字也.考之下经.亦言陶道穴在大椎节下.与铜人合.足见其误写上字作下无疑矣.陶道在大椎节下...
...申脉,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阳蹻。属足太阳膀胱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蹻。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布有腓肠神经和外踝动脉网。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痫,腰腿痛,足踝关节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
...太早.积瘀不清.下注隧道经络而成痿者.此又当行气逐瘀.与前症迥异矣.(汇补)痿症总辨痿与柔风香港脚相似.但彼因邪实而痛.痿属内虚而不痛.(三因方)其痿症亦有作痛者.必挟火挟痰挟湿挟瘀而起.切不可混同风治.(汇补)治法治痿独取阳明.因阳明经为...
...五处穴 Wǔ chù(BL5),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医学入门》作巨处。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布有额神经外侧支和额动、静脉。主治头痛,目眩,目不明,癫痫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壮;或...
...颞支及颞浅动静脉通过,耳前肌为皮肌,受面神经的颞支支配。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直刺耳前肌,经包裹颞肌的颞筋而入该肌。颞肌属于咀嚼肌,由颞深前后神经支配。 特异性 交会穴之一,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穴。 功能 功用:祛风通络,解痉止痛。 主治病症 ...
...穴位配伍】配心俞穴治心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 【附注】手少阴经所行为“经”。 灵道穴 经穴,属金。 【穴义】心经经水由此通过并气化。 【名解】 1)灵道。灵,与鬼怪相对,神灵也,指穴内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道,道路。该穴名意指...
...半寸.亦云太阳之穴.理风赤眼头痛目眩目涩.不灸.针三分.(明)铜人有上关下关各二穴.素问亦同.但明堂上下经有上关而无下关.惟上经有前关穴.又不与下关穴同在上关之下.恐别.自是前关穴.一名太阳穴.理风赤眼头痛目眩涩等疾.所不可废.故附入于下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