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中国药典》二冬膏 《摄生秘剖》二冬膏 《千家妙方》二冬膏 《张氏医通》二冬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中国药典》:二冬膏【处方】天冬500g 麦冬500g【性状】本品为黄棕色稠厚的半流体;味甜、微苦。【炮制】以上二味,加水...
...用,仲景治七种湿证及小便不利,俱不用之,何也?盖受湿之根在下焦,是血分中气病,皆因上焦虚弱,不能气化所致,若雷公云∶草金零牵牛子是也,凡使其药,秋末即有实,冬收之,凡用晒干,却入水中淘,浮者去之,取沉者晒干,用酒蒸,从巳至未,晒干,临用舂去...
...实体入药。 【生境分布】秋末至冬初光生在树林或灌木丛内,死树枝上或树干上或树木横断面上,多数丛生。分布于吉林、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江苏、广西、四川、云南。 【化学成份】子实体内含精氨酸和赖氨酸。 【性味】咸、微苦,寒。 【...
...《茶饮保健》天冬板蓝茶原料:天门冬5g、板蓝根3g、绿茶3g。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功能:清热养阴,解毒。用途:热病发热、口烦渴;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口舌生疮。来源:传统药茶方。 目录 《茶饮保健》天冬板蓝茶 ▼ ...
...目录 《圣济总录》冬除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冬除散【别名】冬阴散【处方】栾华5两,莎草根(炒,去毛)3两,丹砂(研)2两,消石(研)2两,石决明2两,石膏(碎)1两,白芍药1两,夏枯草1两,黄连(去须)1两。【制法】...
...《本草分经》天冬甘苦大寒,入肺经气分,益水之上源而下通肾,清金降火,润燥滋阴,消痰止血,杀虫,去肾家湿热,治喘嗽骨蒸一切阴虚有火诸症。《本草分经》天冬见肺寒。《本草易读》天冬去心蒸用。地黄、贝母为使。畏曾青,忌鲤鱼。误食鲤,浮萍可解之。甘...
...从7月15日入伏第一天开始,中医传统的“冬病夏治”疗法揭开序幕。记者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湖北省中医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深圳市中医院等医院了解到,各医院“冬病夏治”治疗现场异常火爆,前来贴敷的患者络绎不绝。 在...
...(天冬门_(图))味苦、甘,平、大寒,无毒。主诸曝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利小便,冷而能补,久服轻身,益气延年,不饥。一名颠勒。生奉高山谷。二月、三月、七月、八月采根,曝干。(垣衣、地黄为之使,...
...冬白梅片,健肺定喘,止咳化痰。用于气管炎咳黄白相兼,肺寒化热,寒热错杂者。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冬白梅片 汉语拼音:Dongbaimei Pian 【成份】天冬 麻黄(蜜制) 乌梅 防风 五味子 黄芩 白果仁 平贝母 【性状】本品为...
...《茶饮保健》梨冬茶原料:鲜梨子1个(去皮)、麦冬5g、绿茶3g。用法:用水煎煮梨子块、梨皮、麦冬后泡茶饮用。可加适量冰糖。功用: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热病伤津;秋天肺燥咳嗽。 目录 《茶饮保健》梨冬茶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茶饮保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