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胎分男女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以下文有于六十日当有此证句。由是观之,二书似反而同也。然更以《千金》所云初时尺脉微小,呼吸五至,三月数之语,合而参之,斯得圆通之妙焉。(《吴医汇讲》)孕之脉数,损脉亦数,大略相似。然损脉之数,多兼弦涩;孕脉之数,必兼和滑。当于几微中辨其...

http://qihuangzhishu.com/472/483.htm

针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手法名。指进针后以达到得气而不分补泻的方法。《医经小学》:“先说平针法……掐穴故教深,持针安穴上,令他嗽一声,随嗽归天部,停针再至人,再停归地部,待气候针沉,气若不来至,指甲切其经,次提针向病,针退天地人。”近人亦称之为平补平泻法或...

http://qihuangzhishu.com/192/971.htm

转行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行气之一。指用捻转的手法来控制针感传导方向的方法。《金针赋》:“欲气上行,将针右,欲气下行,将针左。”据针灸临床实践,捻转的手法虽可促使针感的产生和加强传导,但对针感传导方向的影响似无一定的关系。...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46.htm

转行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行气之一。指用捻转的手法来控制针感传导方向的方法。《金针赋》:“欲气上行,将针右,欲气下行,将针左。”据针灸临床实践,捻转的手法虽可促使针感的产生和加强传导,但对针感传导方向的影响似无一定的关系。...

http://qihuangzhishu.com/192/588.htm

针法_【中医宝典】

...【概述】 眼针法开始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是针灸家彭静山根据古代关于“看眼察病”的记载,通过数以万计的病人的反复观察和治疗实践,才得以形成的一种微针疗法。眼针法,穴区较少,又都在眼睛周围,容易掌握;只在皮下针刺,也比较安全。 眼针穴区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18.html

辨刘王论男女之同_《女科经纶》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杨仁斋曰∶叔和以左手太阳浮大为男,右手太阴沉细为女。元宾以右手浮大为女,左手沉实为男。较是二说,不无 牾。然即《脉经》本旨而详之,又有若异而同者。经曰∶左手沉实为男,右手浮大为女。又曰∶左右手俱浮大者,生二女;俱沉实者,生二男。元宾之所...

http://qihuangzhishu.com/670/175.htm

着鼻子的解释_着鼻子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形容克制忍耐,受了气也不敢发作 submit to humiliation 朝奉带了舵公到 汤少爷船上磕头,谢了说情的恩,着鼻子回船去了。——《儒林外史》 亦作“捏着鼻子” 国语辞典 勉強承受,忍氣吞聲,不情願卻又不敢表示。 儒林外史....

http://hanwen360.com/c/151296.html

针法歌_《金针秘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先说平针法,含针口内温,按揉令气散,掐穴故教深,持针安穴上,令他嗽一声,随嗽归天部。停针再至人,次提针向病,针退天地人,补必随经刺,令他吹气频,随吹随左转,逐归天地人,待气停针久,三弹更熨温,出针口吸气,急急闭其门。泻欲迎经取,吸则内其针...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zhenmichuan/716-11-4.html

毫针持针法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如《标幽赋》所说:"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确是经验之谈。(二)持针姿势持针的姿势、状如执持毛笔,故称为执毛笔式持针法。根据用指的多少,一般又分为二指持针法、三指持针法、四指持针法、五指持针法。1.二指持针法:即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2-1.html

二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手法分类名。原称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出《针灸大成》。包括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指留、针摇、指拔。其中指持是以手持针,口温是以口温针(已不用),指留是出针前稍作停留,指拔是起针;其余手法均见十四中。参见...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256.htm

共找到182,7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