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传说_道家_【文学360】

...叹:“道可道,非常道,宇宙造物,天地之始,万物之母,欲观其妙,常有也,钟馗钟馗赐福镇宅,中榜得魁,真神也……。”洋洋洒洒五千言,伊喜记录,世谓之道德经是也。 老子与伊喜结草阿福泉,马放南山,老牛坡放牛,南山不老松下讲道,发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6.html

老子第二十二章:枉则直的教育法_道家_【文学360】

...权术手段。但是这个手段,已经够高明,够美好,事实上也合乎老子道德经“枉则直”的原则了! 下面晏子这一个“枉则直”的故事,是道德的“枉则直”的道理:晏子(婴)谓曾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圄中规,虽有槁暴,不复赢矣。故君子慎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8.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六章评析

...是能知足,满足于现状,不贪求什么,就不会发生战争。‘知足之足,恒足矣’。这是一种唯心史观,至于‘寡欲’、‘知足’的提出,对当时封建贵族领主集团的无厌欲求,无异于是一个强烈的抗议。”(老子校读第270~271页) 胡寄窗先生:“寡欲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8.html

南怀瑾的生活_文学家_【文学360】

...玉成。 魏敬先,刘市长香港会晤南怀瑾时,事先没有告诉他要送这幅肖像。等到见面后,刘市长揭开镜框外的绸子,南怀瑾一看是母亲的肖像,激动得扑通一声跌跪在地。当得知那幅肖像竟然是用母亲的头发绣的,就更加激动不已,当场表示,一定要为家乡做...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81.html

道教老子_道家_【文学360】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还老子重视房中术。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的雏形。 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9.html

老子思想与自然法思想(道法自然)_道家_【文学360】

...不刺”(58章),亦即待人宽厚、不伤害别人。末章说:“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意思是:与人为善就要消除一切怨恨,“报怨以德”(63章)。人际关系原则推及国际关系,提出大国小国之间要相互尊重、谦让,“皆得其欲”(61章)。 老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4.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九章评析

...兵要义述,“五千之言”的老子“未尝有一章不属意于兵也”。此论断有些不切实际。从本章内容看,老子是反战的。认为,如果是被迫卷入战争,就应该采取完全的守势,这是把谦退忍让、无为静柔的哲学思想,通过军事再次表述出来,而老子并不是兵家...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2.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二章评析

...本章第一段话,一、二、三这几个数字,这并不是把一、二、三看作具体的事物和具体数量。它们只是表示“道”生万物从少多,从简单复杂的一个过程,这就是“冲气以为和”。这里老子否定了神的存在,从多元论的宇宙观发展为一元论的宇宙观,这是值得...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4.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九章评析

...首先谈“治人事天,莫若啬”。上面提到,“啬”可以解释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原则,同时也可以解释为节俭的美德。老子提出“啬”这个观念,这在春秋末年的思想界是很独特的。老子把“俭”当作“三宝”之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1.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评析

...吸取了老子的这一观点。但接下来的结论,荀子与老子不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金”;提出积极进取的主张;而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6.html

共找到895,2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