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 《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
...为作者研读古医书的心得体会,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存清《周氏医学丛书》本等。《读素问钞》医经著作。三卷。元·滑寿注,明·汪机续注。续注本刊于1519年。本书选录《素问》中的重要内容,分为:藏象、经度、脉候、病能、摄生、论治、色诊、针刺、阴阳、...
...》大致相同。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温毒病论》温病著作。《邵氏医书三种》之一。清·邵登瀛撰。刊于1815年。作者鉴于冬温、春温、温疫、湿温于盛行时常夹杂温毒病证,遂参酌吴又可、喻嘉言二家之说,旁集有关医着并结合个人的心得体会和临床经验编成...
...有愧色。明日将去,惟深契圆固请予留题。予惧景胜而才不敌,不敢形于吟咏,因数日之间所见云。 题记:本文详于记游而略于绘景,主要通过作者的心理变化表现天平山的景色之美。文章以作者的怀疑开始,以他的惭愧、感慨而终,首尾呼应。中间记游的部分,记叙了...
...。对作者本人早年著作中立言未当之处,也作了辨析和纠正。本书收入《医林指月》中。《质问本草》药学著作。九卷。清·吴继光撰。刊于1782年。本书所载是作者采集琉球群岛的各种草木药物。吴氏亲自写生绘图甚至携带实物数百种到福建、北京等地,广泛咨询老...
...《四书》的作者简称为“四子”;四子是:曾子、孔子、孟子、子思;具体介绍如下: 一、曾子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生于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
...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一。 题记:蒲松龄写过一首描写海市的诗,而这篇小品写的却是山市。山市恰如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陶华《伤寒家秘的本》卷二:“标者,病之梢末,本者,病之根本。先受病为本,次受病为标……”故名。《伤寒辨证》伤寒著作。四卷。清·陈尧道撰。刊于1678年。作者汇集宋元以来研究《伤寒论》的诸家学说,以阴、阳、表、里、虚、实为纲分析、论证伤寒或与...
...第二段是写乘船游览的情况,侧重刻划水,而水中又有山;由于作者善于运用辞赋的铺陈手段,并注意从对客体的感觉上着力,因此使他笔下的景物,显得色彩斑驳,栩栩如生,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 作者简介:王质(1127-1189),字景文,号雪山,南宋兴国...
...,从无有赏秋雨者。今日此游,可不恨黄花落寞矣。”固赋诗,有云:“小艇红菱搀雨气,半山黄叶见风痕。秋深夜店多酤酒,岁熟人家早闭门。”并命予作诗,即呈二绝,有云“白舫青帘真不负,一尊秋赏雨中山。”又云“翠满湖菱红满树,此行原不为花来。” 题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