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子(山龙子,泉龙)(《本经》中品)【释名】山龙子(《别录》)、泉龙(《繁露注蛇时珍曰︰此物生山石间,能吐雹,可祈雨,故得龙子之名。蜥蜴本作析易。许慎云︰易字篆文象形。陆佃云︰蜴善变易吐雹,有阴阳析易之义。周易之名,盖取乎此。今俗呼为猪...
...(《太平圣惠方》) 【配方】侧子(炮裂去皮脐),五加皮(炙剉)、丹参、续断、细辛(去苗叶)、桂(去粗皮)各四两。 【制法】上十一味,口父咀如麻豆大,以生绢袋盛,内净瓷瓮中,用无灰酒三斗浸密封,春夏五日,秋冬七日。 【主治】脚气。 【用法】...
...《本草纲目》葛「释名」鸡齐、鹿藿、黄斤。「气味」(根)甘、辛、平、无毒。「主治」1、伤寒(初觉头痛,内热脉洪)。用葛根四两,加水两升、豉一升,同煮成半升服。加生姜汁更好。2、烦躁热渴。用葛粉四两,拌入泡过粟米一夜的水中,煮熟,加米汤同服。...
...原料:牛蒡子5g、丹皮3g、石斛3g、元参3g、薄荷3g、绿茶5g。用法:用400ml水煎煮牛蒡子、丹皮、石斛、元参至水沸后,冲泡薄荷、绿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功能:疏风解毒消痈。用途:头面风热;颈项痰毒;风热牙痛。来源:传统药茶方。...
...瓜萎子混淆品(4)——红花栝楼Trichosanthes rubriflos Thorel ex Cavla的干燥种子。[性状]长卵或长圆形,稍扁,中央鼓凸,长13~17mm,宽7~9mm,厚约5mm。表面光滑,发棕或浅棕黄色,无棱线。种...
...、阿胶、麦冬、生龟板、生鳖甲、生牡蛎、鸡子黄、麻仁、五味子、炙甘草。(服法)煎服。消毒犀角饮:(主治)风热之毒,喉肿而痛,发斑发疹。(药物)防风、荆芥、牛蒡子、甘草、犀角。如热盛加连翘、薄荷、黄芩、黄连。(服法)煎服。连翘败毒散:(主治)时...
...原料:牛蒡子5g、羌活3g、生地3g、黄芪3g、豆鼓2g、花茶5g。用法:用牛蒡子、羌活、生地、黄芪、豆鼓的煎煮液350ml,冲泡花茶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功能:疏热除湿止痛。用途:风热成历节、肢节赤肿麻木,甚至攻肩背两膝。来源:《本事方...
...《四书》的作者简称为“四子”;四子是:曾子、孔子、孟子、子思;具体介绍如下: 一、曾子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生于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
...目录 《中华本草》庵(艹闾)子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华本草》:庵(艹闾)子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拼音名】ān ( Cǎo Lǘ ) Zǐ 【英文名】fruit of keiske Wormwood 【来源】药材基源:为...
...密蒙花 旋复花 菊花(各五钱) 决明子 枸杞子 牛蒡子 菟丝子(酒浸,蒸熟,捣烂,焙干) 地肤子 甘草上各等分,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麦门冬汤送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