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序译文_【古诗文大全】

...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4556.html

腕痈痈论_《疡科心得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腕痈者,生于中腕(又名募,在人字骨下三指,脐上四寸)。有外痈,有内痈。外痈在皮里膜外,初起漫肿,渐渐 红成脓。此由平素醇酒浓味,湿热积聚,脾阳失运,凝滞气血而发;或因伤寒结胸,腑气虽通,脾肺气虚,不能升降,以致湿浊混淆,留滞不散,...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kexindeji/731-9-10.html

之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人体器官名。指肾。《素问·水热论》:“肾者,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肾有调节水液的功能,起着的关闸作用。水饮入于,由脾上输肺,肺气肃降,水饮下流归于肾,从膀胱、尿道排出体外。如肾气不化,关门不利,水液聚积而出现水肿。...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429.htm

足阳明胃经经分寸歌_《医学集成》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之经兮足阳明,承泣目下七分寻。再下三分为四白,巨髎鼻孔旁八分。地仓夹吻四分近,颔下三寸是大迎。颊车耳下八分陷,下关耳前动脉行。头维神庭旁四五,人迎喉旁寸半真。水突筋前人迎下,气舍喉下一寸乘。缺盆舍下横骨陷,气户下行一寸明。厘房下行一寸六...

http://qihuangzhishu.com/1033/293.htm

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也叫“腧穴”或“输”。即广泛地指的总称,也即的别名。五俞的一种,均位于手或足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注为俞」。也就是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逐渐淮集输注到更大的水渠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俞,又称“十二俞”,其名称是:肺...

http://qihuangzhishu.com/109/591.htm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古文〕𥤢《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決切,音坹。《說文》土室也。《易·繫辭》上古穴居而野處。《詩·大雅》陶復陶。《箋》未有寢廟,故覆而居。 又《玉篇》孔穴也。《孟子》鑽隙相窺。 又《廣韻》窟也。《易·需卦》出自。 又...

http://hanwen360.com/k/7A74.html

手太阳小肠经六_《子午流注说难》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合.乃手太阳小肠脉之所入.合治内府.其脉入缺盆者.络心.循咽.下膈.抵.属小肠.为水谷之海.小肠与相连缀.故肘内合名小海.且手三阳脉皆起于足.小肠合于巨虚下廉.大肠反合巨虚上廉.盖大肠展转反侧.为传导之官.小肠乃受盛之官.直趋于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ziwuliuzhushuonan/314-3-6.html

俞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之背俞。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有外侧支,并有肋下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主治胃脘痛,胸胁痛,呕吐,翻胃,腹胀,腹泻,痢疾,鼓胀,及胃炎,...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433.htm

诸部经次序_《类经图翼》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 长强(俱督脉。)背部两旁第二行,左右凡四十四∶大杼 风门 肺俞 厥阴俞 心俞 膈俞 肝俞 胆俞 脾俞 俞 三焦俞 肾俞大肠俞 小肠俞 膀胱俞 中膂俞 白环俞(上俱挟脊去中行二寸。) 上 次 中下(上俱挟脊骨两旁,十七、十八、十九、二十...

http://qihuangzhishu.com/641/67.htm

摩崖怀古简析_【古诗文大全】

...此诗述写游览浯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感,首先是写他在游览浯的凄凉环境中,发现元颜颂碑的文与字都很奇妙,认为当时是老天要昌盛大唐。接着慨叹明皇父子耽爱女色,荒废朝政,使老百姓遭殃;肃宗虽然在战火中登位,后来仍让后妃、宦官弄权,落得明皇在南内...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3163.html

共找到84,70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