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医家传记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三卷(1729)、《伤寒贯珠集》(1810年刊),为研究仲景学说甚有影响之著作。著《金匮翼》八卷(1768)、《医学读书记》二卷(1729)、《静香楼医案》一卷,均行于世。 七、薛雪 薛雪(1661~1750)字生白,号一瓢,号槐云...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79.html

温病解释之正误_《温病正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 方中行出,着《伤寒论条辨》,削去伤寒序例,反谓叔和为仲景之罪人,于是仲景之广义《伤寒论》,一变而为狭义《伤寒论》矣。其所以削去伤寒序例者,无非欲于温病另辟蹊径耳。继方氏而起者,则有吴《温疫论》之伤寒例正误,清 喻嘉言《尚论篇》之驳正...

http://qihuangzhishu.com/723/5.htm

伤寒、温病用药大体及辟温方_《集验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上。人人带之。(《医心方》卷十四)断温病,令不相染着法。断汲水绠,长七寸,盗着病患卧席下。(《医心方》卷十四)辟温病粉身方。芎 、白芷、 本,三物等分,下筛,内粉中,以涂粉于身,大良。(《肘后方》卷八)疾疫流行预备之,名为柏枝散方∶南向...

http://qihuangzhishu.com/759/18.htm

温病忌汗但喜汗解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李士懋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由于温病初起即属郁热,邪热在肺而不在肌表,非汗法所宜,故温病忌汗。吴鞠通曰:“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叶氏于《幼科要略》云:“夫风温春温忌汗”。 既然温病忌汗,何以叶氏云:“在卫汗之也”?此汗...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064.html

温病一_《伤寒寻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温病之于风寒.在太阳病初起时.已自不同.仲景于伤寒中风而外.明揭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太阳中风.啬啬恶寒.翕翕发热.太阳伤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太阳温病.但发热.不恶寒.而其辨证最要之诀.全在渴之一字.盖风寒之邪....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xunyuan/725-6-21.html

辨脉_《温病正宗》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泻心证也。死生关头,全于此分。凡温病内外有热,其脉沉伏,不洪不数,但指下沉伏而小急,断不误为虚寒。若以辛温之药治之,反益其热也。所以伤寒多从脉,温病多从证,盖伤寒风寒外入,循经传也,温病怫热内炽,溢于经也。凡伤寒始本太阳,发热头痛,而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bingzhengzong/723-7-3.html

黄皮_【中药材大全】中药大全

... 返回目录《中药大辞典》:黄皮 【出处】《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Huán?? Pí Yè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的叶片。全年采。 【化学成份】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 【性味】《陆川本草》:"辛,凉。"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除痰...

http://zhongyaocai360.com/H/huangpiye.html

温病研究有重要进展_【中医宝典】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尤德渊副教授领衔的课题组,通过免疫组化实验首次发现:角蛋白10作为确定鲍温病肿瘤细胞水平方向侵袭范围的标记物,角蛋白14作为鉴别鲍温病和鲍温癌的标记物。这一结果对于确定鲍温病在水平方向的切除范围,以及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76.html

《脉因证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刻本,前有遵义所撰序文,现存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60.htm

《脉因证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刻本,前有遵义所撰序文,现存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28.htm

共找到798,5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