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四大医之汪逢春_中医文化中医典故_【中医宝典】

...,每天必在清晨5:00起床,读佛经、打坐、读医书,每天饮食适量,作息按时,虽忙而不紊。他临终前正在打坐,一笑而亡,无丝毫痛苦。汪老也是一位桃李满天下中医教育家,现在的老中医吴子桢、谢子恒、赵绍琴等,都是他的学生。 ...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60.html

柳宝诒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末医家。字谷孙。江苏江阴人。学说渊博,医更着,尤长于诊治温热证,为一时名医。曾采尤在泾、曹仁伯、王旭高和张仲华诸家医案,编撰成《柳选四家医案》(1904年刊),按病分目,并加按语,分析病机,处方颇为理致,为医家所推崇。另撰《温热逢源》...

http://qihuangzhishu.com/191/746.htm

中医药抄本亟待抢救_【中医宝典】

...整理研究的价值。 薛清录女士主编的《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收录了全国113个图书馆截止到1980年底馆藏建国前抄刻的中医药图书,共计12124种。据我们统计,内有中医药抄本5100种,其中未经刊刻的有3973种,已属孤本的有3647种,清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67.html

县令的解释_县令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官名,旧时一县的行政长官 county magistrate 今之县令。——《韩非子·五蠹》 会县令摄篆。——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县令遣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国语辞典 職官名。古代負責管理一縣的長官。歷代的稱...

http://hanwen360.com/c/207405.html

务勤不惰 学习不怠 临证不已 深化不息 跟师全国老中医吉良晨教授体会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我们自2001年4月有幸拜师国家老中医吉良晨教授一年来,由于条件有限,虽然受其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机会不多,但通过书信及电话交流,我们不但建立了深厚的师徒情谊,而且对于中医的认识、理解及临床上运用中医能力上都有明显的进步。 吉老文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53.html

读书入径的方法——探索老中医读书之路(二)_【中医宝典】

...□ 刘更生 颜纯淳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读中医书,通常要讲究次序。通过分析《老中医之路》医家的读书经验,可知学习中医读书的入径主要有二,一是由浅入深,一是由深而浅。 由浅入深,即从流溯源,就是先读一些浅显易懂的书,然后再读经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038.html

丁甘仁_中西医“打擂”丁甘仁获胜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结果。丁甘仁抽取的病人是法租界的洋人史密特,35岁,男性,是法国通商局的一助理。史密特很乐意接受,听说丁先生是上海滩大名鼎鼎的医生,亦想领教中医的神奇。他不仅主动配合,还给了丁甘仁精神上的支持,对中医治疗充满信心。丁甘仁与史密特作了简单...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dingganren/467-3-0.html

医学史的发展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是传记体医史研究,有唐代甘伯宗《名医传》、宋代周守忠《历代名医蒙求》,明代李濂《医史》,清代医史类著作逐渐增多,如:王宏翰的《古今医史》,徐灵胎的《医学源流论》等,基本上都是以医学人物为主体的名医传记性著作。涉及医药卫生各个领域,并以系统...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9.html

两宋医学家传记_【中医宝典】

...宋大祖北征时,刘翰曾奉命随军从行。建隆初年(960),加升朝散大夫、鸿胪寺丞。建德初(963),太常寺考核翰林医官医疗技术,绌除技术不精者20余,而刘翰考核成绩最优。开宝五年(972),未即位的宋太宗患病,刘翰、马志奉命诊视,痊愈后刘翰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91.html

伤骨科响誉民间,名医世家齐争辉_【中医宝典】

...其术相传数十代,历八百年之久,至清末民初更盛。时有张梅亭、春亭两公主持,著《下方寺西房跌打大成》五卷,经门人王俊林校订,流传于后裔。 清时浙江伤骨科一方面在临床治疗上能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对人休骨骼系统的解剖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反过来指导...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09.html

共找到444,4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