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理瀹》箍瘤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理瀹》:箍瘤膏【处方】大黄2两,海藻2两,昆布2两,芫花2两。【制法】上以青炭灰水加醋熬,入半夏、五倍、南星末各1两,石灰(炒红,研)2两收。【功能主治】初起箍之可消,已成箍过百日可不再大...
...炒各一两)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甘草(炙锉) 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各半两)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治气瘤。龙胆丸方龙胆(去芦头炙一两) 昆布(洗去咸炙) 海藻(洗去咸炙各二两) 马刀(研) 海蛤(研...
...《儒门事亲》枯瘤方砂 粉霜 雄黄(以上各二钱) 轻粉 没药 乳香(以上各一钱) 土黄(三钱) 麝香(少许)上为细末。以津调涂瘤顶,外边歇一韭叶,先花纸贴之,上以小黄膏贴之。《儒门事亲》枯瘤方砒 砂 黄丹 雄黄 粉霜 轻粉(以上各等一钱) ...
...物质的作用 动物实验发现,口服特殊的化学物质如N-乙基-N-亚硝基胍可以引起EP。以互隔交链孢霉菌的食物喂饲大鼠,结果发现此菌对大鼠前胃及食管的鳞状上皮有选择性致瘤作用,其病变有胃乳头状瘤(25.6%),前胃乳头状癌(2.6%)及食管上皮...
...蛰伏脂瘤,棕色脂肪瘤 冬眠瘤(hibernoma)又叫棕色脂肪瘤(brown fat tumor)是由棕色脂肪细胞组成的良性瘤。棕色脂肪存在于哺乳动物及人类胎儿期,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本病极罕见,多发生于20~50岁成人,无性别差异。...
...(一)发病原因 外阴乳头状瘤是由局部炎性刺激外阴皮肤或黏膜、表面向外生长形成的乳头状突起的肿块,是以上皮增生为主的病变。 (二)发病机制 1.典型的乳头状瘤 肉眼所见为单发或多发的局部突起,以上皮增生为主,肿瘤表面有无数的乳头状突起,乳头...
...绒毛膜上皮癌(8%)、黑色素瘤(7.98%)、消化道癌(7.68%)、肾癌(7.66%)、其他(12%)和不明者(12.06%),由于我国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生率较西方国家低,而绒毛膜上皮癌发生率较西方国家高,因此我国颅内转移瘤中,绒毛膜...
...(一)发病原因 一般分为高脂蛋白血症性黄色瘤及非高脂蛋白血症性黄色瘤两大类。高脂蛋白血症的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者病因不明,大多为家族性,系由于脂质和脂蛋白代谢的先天性缺陷所致,可能与脂蛋白脂酶的遗传缺陷或活性降低而影响脂蛋白...
...一、西医治疗 (一)治疗 中线性肿块需进行放射线拍片检查,并请神经外科医师会诊,以免活检或手术切除时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提高,对骶骨脊索瘤已能成功的进行手术切除,多数病人能获得治愈,因此骶骨脊索瘤的治疗中外科切除是...
...头部毛发肿瘤,头皮毛发瘤,增生性毛膜瘤,增生性毛鞘瘤,增生性毛外根鞘瘤 增生性毛根鞘瘤(proliferative trichilemmoma)也称头部毛发肿瘤(pilar tumor of the scalp)。本病90%发生于头皮,...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