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二法,论一首消渴咽喉干,灸胃下俞三穴各百壮,在背第八椎下横三间寸炙之。消渴口干,不可忍,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消渴咳逆,灸手厥阴,随年壮。消渴口干,灸胸堂五十壮。又,灸足太阳五十壮。消渴,口干烦闷,灸足厥阴百壮。又,灸阳池五十壮。...
...一法∶睡卧勿张口,久成消渴及失血。赤松子云∶卧闭目不息,十二通,治饮食不消。一法∶解衣偃卧,伸腰、HT ,小腹,五息止。引肾,去消渴,利阴阳。解衣者,使无挂碍;偃卧者无外想,使气易行;伸腰,使肾无逼蹙;HT 者大努,使气满;小腹者,即HT...
...渴饮病,兼身体疼痛,灸隐白二穴,在足大趾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各三壮,甲乙经云,足太阴脉之所出也。消渴咽喉干,灸胃腕下 三穴,各百壮,穴在背第八椎下,横三寸间中灸之。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横三寸间灸之。消渴咳逆,灸手厥阴,随年壮。...
...大意二阳结.谓之消渴.(内经)二阳者.手阳明大肠.主津液.足阳明胃.主血气.津血不足.发为消渴.(入门)内因水之本在肾.末在肺.(内经)真水不竭.何渴之有.人惟酒色是耽.辛热太过.或以甘肥爆炙适其口.或以丹砂玉石济其私.于是火炎上熏.津液...
...汤主胃反吐而渴方。茯苓(八两) 泽泻(四两) 生姜(切) 桂心 白术(各三两) 甘草(一两,炙)上六味, 咀,以水一斗,煮小麦三升,减三升,去麦纳诸药,煮取二升五合,每服八合,日再。消渴,师所不能治之方。生栝蒌(九斤,去皮,细切,捣绞汁令尽...
...目录 《中国药典》消渴灵片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国药典》:消渴灵片【处方】地黄200g 五味子15g 麦冬100g 牡丹皮15g 黄芪100g 黄连10g 茯苓17g 红参10g 天花粉100g 石膏50g 枸杞子100g【性状...
...广药集团中一药业自主创新再传捷报,推出糖尿病“升级版”名优中药 经典名药“消渴丸”:首获国家发明专利 名药“消渴丸”是我国首次入选国家863计划的研究用中成药,第一开展循证医学研究的糖尿病药物,也是迄今为止我国销量最大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论曰消渴饮水过多,久则渗漏脂膏,脱耗精液,下流胞中,与水液混浊,随小便利下膏凝,故谓之消渴小便白浊也。治消渴,小便白浊如脂。肾沥汤方白羊肾(一具去脂膜切) 黄 (锉) 杜仲(锉炒) 五味子 生姜(切各一两半) 生干地黄(焙一两) 人参(半...
...,令人内热,甘者令人满,故其气上溢转①,转为消渴。治之以兰,兰除陈气。五气,五谷之气。液在脾者,五谷液也。肥羹令人热中,故脾行涎液,出廉泉,入口中,名曰脾瘅。内热气溢,转为消渴,以兰为汤饮之,可以除陈气也。平按:《素问》“名为何”作“病名...
... 熟干地黄散 水肿茯苓煎 酸枣丸 莎草根散 缩水丸 天花粉丸 天花散 铁粉丸 葶苈丸 兔骨饮 菟丝子丸 消渴灵片 消渴汤 消饮散 宣补丸 玄兔丹 玄菟丹 引龙汤 一品山药 玉壶丸 玉泉丸 玉液汤 玉烛散 增损肾沥汤 泽泻丸 止消润燥汤 止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