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寒之而者取之阴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诸寒之而者取之阴用苦寒药治证,但反而严重,这不是有余的热证,而是肾阴(真阴)不足的虚热,所以应该滋补肾阴。 【诸寒之而者取之阴】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用苦寒药治证,但反而严重,这不是有余的热证,而是肾阴(真阴)不足的虚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352.html

医学整理发掘的借鉴意义_【中医宝典】

...医学的发掘整理不仅涉及1700万人口的、全国最大的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而且更重要的是,医药学的整理发掘和口承文化的著述所达到的水平,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在近10年中,以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为基地,编著出版了《壮族医学史》、《中国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77.html

盛气分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气分的势炽盛。主要病状有、面赤、心烦、大汗、大渴、舌苔黄干、脉洪大等,如进一步邪热结实,则见午后高,烦躁,甚至出现神昏谵语,腹痛便秘,舌苔黄燥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09/850.htm

浑身的解释_浑身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全身 all over;from head to foot 吓得浑身发抖 国语辞典 全身。 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裸體而立,渾身盡露。」 老殘遊記.第一回:「害了一個奇病,渾身潰爛。」 反正,不管如何。 醒世姻緣傳.第四十一回:「那婆娘...

http://hanwen360.com/c/284250.html

论经病发(附客)_《济阴纲目》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脾胃,年余寻愈。《大全》云∶客者因体虚,而将温过度,外加之,非脏腑自生,故云客。其状上焦胸膈之间虚热,口燥心烦,手足者是也。薛氏曰∶前证若客邪所侵,补中益气加川芎、防风(客邪而补中益气,须细心体认,证脉相参);肝虚血少,六味地黄丸;...

http://qihuangzhishu.com/614/22.htm

烦候_《诸病源候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小儿脏腑实,血气盛者,表里俱,则苦烦躁不安,皮肤也。...

http://qihuangzhishu.com/623/1669.htm

数多少_《针灸聚英》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千金云.凡言数者.若丁病根深笃.可倍于方数.老少羸弱.可减半.又曰.小儿七日.短剧诸方亦然.惟明堂本经云.针入六分.灸三.更无余治.故后人不准.惟以病之轻重而增损之.凡灸头项.止于七.积至七七止.(铜人)若治风则灸上星、前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juying/929-9-22.html

下寒治验_《卫生宝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上下寒明矣.内经云.胜则肿.又曰.春气者病在头.难经云.蓄则肿.砭射之也.盖取其易散故也.遂于肿上约五十余刺.其血紫黑如露珠之状.顷时肿痛消散.又于气海中火艾炷灸百.乃助下焦阳虚.退其阴寒.次于三里二穴.各灸三七.治足 冷.亦引导...

http://zhongyibaodian.com/weishengbaojian/632-33-1.html

痫_《幼幼新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亦名退痫除)《圣惠》论∶夫小儿痫者,由气血不和,内有积热之所致也。凡小儿骨木轻软,肠胃细微,易为伤动。若乳食不常,脏腑壅滞,蕴搐生热,不得宣通,极甚者则发痫也。其状口眼相牵,手足抽掣,口中吐沫,鼻里作声,颈项反张,腰背强直,身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youxinshu/343-13-4.html

土司制度对医药的影响_【中医宝典】

...不少土司头人汉文化水平较高 , 吸收了很多汉文化知识。②壮族地区的某些士官和土民原本系汉人或其他少数民族 , 后被强大的文化所融化。 ③土司制度本是封建王朝压迫人民的工具 , 却民情易服 , 故能较长期存在。结合史实 , 可以肯定土司制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69.html

共找到122,38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