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湿温时疫治疗法》参耆建中合二陈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湿温时疫治疗法》:参耆建中合二陈汤【处方】潞党参1钱半,棉耆1钱半,川桂枝5分,生白芍1钱半,炙甘草8分,姜半夏1钱半,炒广皮1钱,浙茯苓3钱,饴糖3钱,鲜生姜8分,大...
...金匮著作。九卷。《中医汇通医书五种》之一。清·唐宗海撰。唐氏推崇陈念祖《金匮要略浅注》,但对陈氏注解尚有缺误深以为憾,遂对陈书予以补缺正误,并加以发挥。作者试图用中西汇通的观点诠释补正,其中不免有附会的见解。现有多种清刻本。...
...金匮著作。九卷。《中医汇通医书五种》之一。清·唐宗海撰。唐氏推崇陈念祖《金匮要略浅注》,但对陈氏注解尚有缺误深以为憾,遂对陈书予以补缺正误,并加以发挥。作者试图用中西汇通的观点诠释补正,其中不免有附会的见解。现有多种清刻本。...
...炙甘草10克,大红枣15克(擎)生姜片15克,炒麦芽15克,饴糖50克。5剂,水煎服。 3月16日二诊:疼痛、嗳气、吐酸、口疮均已痊愈,嘱其饮食善后。随访未反复。 按:黄芪建中汤出自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
...目录 《金匮要略》甘草小麦大枣汤 《金匮》甘草小麦大枣汤 《伤寒杂病论》甘草小麦大枣汤 《医宗金鉴》甘草小麦大枣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金匮要略》卷下:甘草小麦大枣汤【别名】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卷下)、大枣汤(《普济本事方》...
...金匮著作。十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本书的体例和编法特点,与《伤寒论浅注》略同。作者选集前人《金匮要略》注本中的精采注文,结合个人见解予以阐发,以求辨明要旨,书中删去林忆整理本(共25篇)的最后三篇,并于第22篇(妇人杂病脉症)...
...金匮著作。十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本书的体例和编法特点,与《伤寒论浅注》略同。作者选集前人《金匮要略》注本中的精采注文,结合个人见解予以阐发,以求辨明要旨,书中删去林忆整理本(共25篇)的最后三篇,并于第22篇(妇人杂病脉症)...
...《金匮要略》用枳术汤治水饮所作,心下坚大如盘。盖胃为阳,脾为阴,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胃强脾弱,则阳与阴绝矣,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水饮作矣,故用术以补脾,用枳以抑胃。后人不知胃强脾弱,用分理之法,咸谓一补一消之方。再按《局方》之四物汤、...
...饮服五丸,日三服。附方《千金翼》炙甘草汤(一云复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甘草四两(炙) 桂枝 生姜各三两 麦门冬半升 麻仁半升 人参 阿胶各二两 大枣三十枚 生地黄一斤右九味,以酒七升,水八升...
...目录 《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 《外台秘要》白术附子汤 《永类钤方》白术附子汤 《医学发明》白术附子汤 《删补名医方论》白术附子汤 《医方论》白术附子汤 《伤寒杂病论》白术附子汤 《医宗金鉴》白术附子汤 《医宗金鉴》白术附子汤 ▼ 相关方剂...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