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星)_《内经评文》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曰 刺. 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此节分叙各所主治之病)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之也.二曰报刺.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四字是诠释痛无常处也经文每多...

http://qihuangzhishu.com/712/10.htm

针刺补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治疗中,为了达到补虚泻实的治疗目的而使用的各种针法。一般分补法和泻法两类。自《内经》以来,历代针灸文献中都有记述。如《灵枢》以“微旋”、“出按之”为补;“切而转之”、“摇大其穴”为泻。又如《金针赋》则提出“慢紧按”为补,“紧慢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51.htm

室女调经九十四_《针灸神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室女大盘用四循,二穴微阳自行,再加微循用搓法,摄下搓搓要热生,若是响升阴二,上穴升阳响数声,此病伸不出,不问经候实时行。...

http://qihuangzhishu.com/791/119.htm

头皮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原处。这种紧慢插的方法,相当于泻法。 一为进插,持手法与上相同,用暴发力将迅速向内进插3次,再退回原处,这种紧插慢的方法,相当于补法。注意:上述提插范围不宜超过0.l寸,动作要求迅速。 出针法 头皮计的出比较简单,只需缓慢退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92.html

无辜_《幼幼新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旁引即膏成。每贴以篦子于烂帛上摊膏,令稍薄,贴之。一日一换,勿令风着处为妙。《圣惠》治小儿烙后,宜服压惊茯苓散方茯神 川升麻 犀角(屑。各半两) 代赭(细研) 川大黄(锉碎,微炒) 钩藤(各一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youxinshu/343-25-2.html

妇人筋骨疼痛七十九_《针灸神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妇人筋骨有多般,先取升阴气上冲,停呼三十有余度,再取汗血气通,汗出补三泻四五,出伸有大功,再加搓阳出外,骨中邪气自然空。...

http://qihuangzhishu.com/791/104.htm

流注论_《外科正宗》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流注者,流者行也,乃气血之壮,自无停息之机;注者住也,因气血之衰,是以凝滞之患。故行者由其自然,住者由其瘀壅。其形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所发毋论穴道,随处可生。凡得此者,多生于体虚之人,勤劳之辈,不慎调燮,夏秋露卧,纵意取凉,热体当风,图...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zhengzong/647-6-1.html

疗法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6寸)、23cm(7寸)、26cm(8寸)、33cm(1尺)、50cm(1.5尺)、66cm(2尺)甚至更长。临床上以17~26cm(5~8寸)的较为常用。 二、操作 芒的各种刺及补泻手法,都是由针刺基本手法演变而来。主要可分为五种。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71.html

流注指微针赋_《普济方·针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以医诀式流注指微为韵)疾居荣卫。 荣者血也。卫者气也。由肠胃受谷化血气所为也。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筋通腠理。中焦出气如沤。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乃注络脉。乃注于经脉。阴阳以张。因息乃行。行有纪纲。周...

http://zhongyibaodian.com/pujifangzhenjiu/601-4-10.html

《子午流注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何若愚撰、阎明广注 朝代:金 年份:撰年不详 序 卷上 流注指微针赋 流注经络井荥说 平人气象论经隧周环图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

http://qihuangzhishu.com/931/index.htm

共找到113,36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