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湿流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流注病之一种。多因先受暑湿,继则寒邪外束于营卫肌肉之间,以致气血凝滞而成。局部为白色漫肿,微热疼痛;并可伴有恶寒发热,胸闷食少,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成脓后肿块增大,疼痛加剧,溃后流出黄稠或白粘脓液。脓尽收口,愈后往往他处又起,治宜以...

http://qihuangzhishu.com/193/717.htm

四一、瑕_《文心雕龙译注》

...126年两度为司空、司徒,所以李郃的可能性较大。 28 黄虞:黄帝、虞舜。 29 向秀:字子期,魏晋之交的作家,嵇康的好友。嵇生:即嵇康。向秀有怀念嵇康的《思旧》,载《文选》卷十六。 30 方:比。李斯:秦始皇时的政治家。《思旧》中说:“...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0900.html

湿毒流注_《证治准绳·疡医》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或问∶足胫之间生疮,状如牛眼,或紫或黑,脓水淋漓,止处即溃烂,久而不敛何如?曰∶此名湿毒流注,暴风疾雨,寒湿暑气侵入腠理而成。宜服防风通圣散加木瓜、牛膝、防己之类,或当归拈痛汤加牛膝。...

http://qihuangzhishu.com/570/209.htm

缩脚流注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因与“暑湿流注”同。发于骼窝部肌肉深处。初起即患侧大腿拘挛不适,渐而上缩,不能伸直,强伸则剧痛。髂窝部可触到圆形肿块。成脓后,按之濡软,但皮色不变,全身可有壮热,自汗,消瘦,面色晄白,舌质红绛,脉细数等症,类于髂窝脓肿。...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627.htm

《药性》在线阅读

...《药性》,原书未著撰人,据考证约为金元时代作品。原为中医初学中药的启蒙书。该书将248种常用中药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用韵语编写成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尤其是对药性概括精辟,一经铭记在心,受用终生,颇受历代读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89.html

流注_《景岳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立斋曰∶流注之证,多因郁结,或暴怒,或脾气虚湿气逆于肉理,或腠理不密,寒邪客于经络,或湿痰,或闪扑,或产后瘀血流注关节,或伤寒余邪未尽为患,皆因真气不足,邪得乘之,故气凝血聚为患也。然此证,或生于四肢关节,或生于胸腹腰臀,或结块,或漫肿,...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yuequanshu/124-61-16.html

前赤壁译文及注释_【古诗文大全】

...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1630.html

《针经指南》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一卷。金·窦杰撰。初刊于1295年。主要内容为《标幽》、《通玄指要》,还有经络循行、流注之八穴,针灸的补泻与禁忌等有关论述。此书现有日抄本。后收入《针灸四书》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34.htm

《针经指南》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一卷。金·窦杰撰。初刊于1295年。主要内容为《标幽》、《通玄指要》,还有经络循行、流注之八穴,针灸的补泻与禁忌等有关论述。此书现有日抄本。后收入《针灸四书》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11.htm

甲癣_《手穴手纹诊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概述】甲癣为皮肤科常见病,中青年易患,每年春夏易发,秋冬渐愈,反反复复,难以治愈,发病时瘙痒难忍。中医认为,此病乃指端为湿热之邪流注,气血受阻,血瘀于局部所致。病久常致甲板增厚,高低不平,呈灰褐色,没有光泽。【手穴治法】(一)针刺疗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36/182.htm

共找到117,35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