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与泻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杜荣生 张智慧 河北医科大学 近代中医常泄泻并称,于是不少人想当然的认为“”与“泻”为同义词,毫无区别可言,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孙文胤在《丹台玉案》中曰:“者,如水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112.html

石膏重应用探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传阳明,不当用。七八日来邪已结里,内有燥屎,往来寒热,宜下之,勿用。暑气兼湿作,脾胃虚弱者勿用。疟邪不在阳明而不渴,亦不宜用。产后寒热,由于血虚,或由恶露未尽;骨蒸劳热,由于脾胃虚寒,阴精不足,而不由于外感者,并勿误用。伤寒阴盛格阳,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343.html

_中药_【中医宝典】

...标题露附录序号附录Ⅰ内容全文 S. 露系指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用水蒸气蒸馏法制成的芳香水剂。 露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均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一、所用药材需经净制,以除去非药用部位等杂质。 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收集蒸馏液及盛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2114.html

门_《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腹痛乳食不思,面黄寒热异常时,粪多酸臭气味。此由乳食过度,以致脾胃伤亏,遂成泄泻病孩提,小儿多有此疾。又有一般暑,多于暑热之时,亦宜寒热症中推,庶好斟酌用。若或泻穣赤白,腹大青筋发稀,或吃泥土出蛔时,此为疳之疾。又见多背色,亦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shimichuanpianyuxinshu/787-7-5.html

固精不膏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毓麟验方》固精不膏胡椒(二钱) 川椒(三钱) 麝香(一钱) 蟾酥(一钱) 鸦片(一钱) 大附子(五钱,不见火)风茄子(五钱) 石燕一对(火酒炼过,再用火酒煮透) 蛤蚧(一对,火酒煮干为末)共为细末,和匀,以白芨打糊,调末药三钱为膏,临...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gujingbuxiegao.html

辟陶隐居十内增入寒热二论_《本草新编》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陈远公曰∶十之后,陶隐居增入寒热二。虽亦有见,缪仲醇辟寒有时不可以治热,热有时不可以治寒,以热有阴虚而寒有阳虚之异也。此论更超出陶隐居,但未尝言寒热二之宜删也。后人偏信陶隐居妄自增寒热二,又多岐路之趋,不知寒热之病甚多,何症非寒热...

http://qihuangzhishu.com/624/10.htm

辛开苦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辛开苦用辛味药发散表邪,用苦味药清里热。 【辛开苦】 用辛味药发散表邪,用苦味药清里热。例如病人微恶寒,身热,头痛,汗少,口渴,咽痛,舌苔黄,脉浮数,用桑叶,菊花,蔓荆子等辛凉发散表邪,用连翘、大青叶、山豆根等清里热。用辛味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311.html

麻黄调心热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备急千金要方》麻黄调心热汤调心热,治心脉厥大,寸口小肠热,齿龋嗌痛方。麻黄 生姜(各四两) 细辛 子芩 茯苓 芍药(各五两) 白术(二两) 桂心(一两)生地黄(切一升)上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须利加芒硝三两。 ...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mahuangtiaoxinxieretang.html

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丹溪心法附余》通散 《仁术便览》通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丹溪心法附余》:通散【处方】苦丁香(为末)9克 轻粉少许【功能主治】涌吐痰涎。治风涎暴作,气塞倒仆。【用法用量】用水调匀灌之,良久涎自出。如未出,含砂糖1块,...

http://zhongyaofangji.com/t/tongxiesan.html

清肺热饮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六因条辨》清肺热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六因条辨》:清肺热饮【处方】沙参 花粉 地骨皮 知母 甜杏仁 玉竹 玄参 甘草 连翘 枇杷叶 西瓜翠衣【功能主治】清肺热。治秋燥发热,汗出,咳痰不爽,鼻衄口干。【备注】本方在...

http://zhongyaofangji.com/q/qingfeixiereyin.html

共找到74,5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