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曰黄帝针经曰,肠胃相通,疾病相连,人因饮食不节,寒温失宜,致肠胃受邪,有冷有热,疾证俱见者,则善饥小腹痛胀,为胃热肠寒之病,胃热则消谷故善饥,肠寒则血凝脉急故小腹痛,又寒则气聚,故痛而且胀。治胃热肠寒,善饥小腹痛胀,芍药丸方芍药 人参 ...
...自安,寒凉淡渗禁辛甘,不怕年深日远。凡痢先行通药,黄连枳实槟榔,多加酒蒸过大黄,或用三黄推荡(38)。若是虚人忌此,且从消导(39)推详。保和丸子是仙方,只要认病停当。下后病除里急,再将赤白消详,赤痢无过剪红方,白痢固肠稳当。赤白相兼不愈。香...
...目录 《杨景海方》肠痈汤 《医心方》肠痈汤 《千金》肠痈汤 《备急千金要方》肠痈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杨景海方:肠痈汤【处方】败酱草15克,金银花15克,冬瓜子10克,蒲公英15克,粉丹皮10克,生苡仁15克,京赤药10克,枳壳...
...葵花五朵去心萼.细剪.青皮半钱.不去白.入正药中同煎.又入木香末半钱.同皂角等末.同入.根据上法服.若病大者.再服而愈.【乳香丸】治诸痔下血.肛边生肉.或结核肿疼.或生疮痒痛.或大便艰难.肚肠脱出.又治肠风下血.无问新久及诸 根在脏腑.悉能治...
...拔毒散 芭蕉散 保安散 参耆地黄汤 肠痈煎 肠痈溃烂汤 肠痈散 肠痈汤 肠痈丸 肠痈饮 陈皮葵根汤 赤豆薏苡仁汤 赤茯苓散 赤小豆当归散 除根散 大垂云膏 大黄牡丹汤 大黄汤 丹皮散 丹皮汤 涤肠丸 抵当丸 地榆饮 茯苓汤 瓜子仁汁 ...
...张 食进脘中难下。大便气塞不爽。肠中收痛。此为肠痹。(肺气不开降)大杏仁 枇杷叶 川郁金 土栝蒌皮 山栀 香豉夏(二十) 食下 胀。旬日得一更衣。肠胃皆腑。以通为用。丹溪每治肠痹。必开肺气。谓表里相应治法。杏仁 紫菀 冬葵子 桑叶 土栝蒌...
...大肠,使糟粕不化,故中气喘争,时发飧泄也。治肠痹寒湿内搏,腹满气急,大便飧泄。吴茱萸散方。吴茱萸(汤洗,焙干,炒半两) 肉豆蔻仁 干姜(炮) 甘草(炙各半两)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 高良姜(各二两) 缩砂仁 陈曲...
...目录 《云岐子保命集》燥肠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云岐子保命集》:燥肠丸【处方】附子1个(炮)龙骨15克 干姜30克 吴茱萸15克 米壳15克 诃黎勒皮15克【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伤寒汗下后,大小便...
...目录 《石室秘录》救肠败毒至圣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石室秘录》:救肠败毒至圣丹【别名】败毒至圣散(《惠直堂经验方》卷三)。【处方】金银花27克(煎取汁200毫升)当归15克 地榆21克 薏仁15克【功能主治】治肠痈。【用法用量】...
...(交肠症男子亦有。)张路玉治詹石匠妻,产后五六日,恶露不行,腹胀喘满,大便从前阴而出。省其故,平日酷嗜烟酒。所产之儿,身软无骨,因而惊骇,遂患此症。以芎归汤加莪术、肉桂、炒黑山楂,一服恶露通,而二便如常。陆圣祥之女,方四岁,新秋患血痢,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