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医家陈实功_【中医宝典】

...影响颇深,并成为他数十年医疗生涯座右铭。陈实功改变了过去外科只重技巧而不深研医理落后状况,在发展外科医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医著《外科正宗》集中反映了陈实功学术思想与学术成就,此书在许多外科疾病病因、诊断、治疗技术、医案记录、护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597.html

《岭南中医》读后_【中医宝典】

...历史源流、古代医事制度、近代中医社团与中药行商组织、中医椠本与期刊、岭南中医特点;二章专述中医教育;三章论述中西医学交流,包括西洋医学传人、中西汇通医家与岭南中医革新思潮;四至七章分别论述儿科、草药、针灸诸专科发展与贡献;八章讨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17.html

南北书解释_南北书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書法在南北朝分為南北二。南派以帖學為主,風格飄逸。北以碑學為主,風格剛勁樸拙。自宋代以來,帖學獨盛,暨至清代,碑學始得抬頭。...

http://hanwen360.com/c/297995.html

名医-张景岳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张景岳,(公元1563~1640年),即明嘉靖四十二年至崇祯十三年。一说约1555~1632年),又名张介宾,字会卿,别号通一子,因为他善用熟地,有人称他为“张熟地”,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明代杰出医学家,为温补学派代表人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56.html

曹颖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务及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教务长。临证数十年,经验丰富,疗效卓著。大凡他医所谓不治之证,经其治疗者多愈。推崇《伤寒论》,为近代“经方”之代表人物,于金元医家,以至唐以后对张仲景学术之发挥,均表异议,思想较为保守。于西洋医学,只满足于某些解剖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67/63.htm

中西医结合创新思路在于发扬中医学术思想_【中医宝典】

...概念,如“心主血脉”与现代解剖学相一致,而“心主神明”则为功能学概念了。故发展中西医结合,必须把脏象研究从形态学定位转变为功能定位,再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进行研究,才可望有新的发现。 2.单纯“以西解中”,未能以中医学术思想为指导去发现新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812.html

我国明代著名医家,孙一奎_【中医宝典】

...孙一奎,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安徽休宁县人。生活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公元1522-1619年)年间,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家。 明王朝建立以后,结束了蒙古贵族残暴统治,民族矛盾得到缓解,社会比较安定,农业很快得到发展,手工业、商业也随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74.html

《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又名《衷中参西录》。三十卷。张锡纯着。初刊于1918-1934年间,共7期(相当于七个分册)。作者学验俱丰,于近代医家中影响巨大。张氏学贯中西,在中西汇通方面贡献尤大。本书是作者多年学术经验总结。书中结合中西医理论和医疗实践...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582.htm

《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又名《衷中参西录》。三十卷。张锡纯着。初刊于1918-1934年间,共7期(相当于七个分册)。作者学验俱丰,于近代医家中影响巨大。张氏学贯中西,在中西汇通方面贡献尤大。本书是作者多年学术经验总结。书中结合中西医理论和医疗实践...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24.htm

张锡纯脑病学术思想浅析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经典,又不泥古,独辟镇肝熄风汤、升陷汤分治脑充血、脑贫血。 张锡纯,字寿甫,河北盐山县人,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汇集了大师毕生学术思想和用药经验,其特点是尊古而不泥古,衷中而参西,提出许多新学术观点,创立了许多疗效卓越方剂,笔者就其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419.html

共找到850,7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