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与香港东华三院签署合作备忘录_【中医宝典】

...。自1999年起,中研院就与香港东华三院建立联系,多次进行人员、学术和教育交流。两家最具实力的中医药机构的合作,必将共同促进两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865.html

现代中药科学的发展和概况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中医药的发展,因而引发了中医药界的普遍抗争。在学术医药工作者奋发进取,尽管困难重重,本草学或中药学仍然有所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现存民国时期的中药专著有260多种,体例新颖、类型多样、注重实用。由于它们的论述范围、体例、用语等与传统本草有所不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338.html

清代中外医药交流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一、中朝医药交流 清代中期以前的中朝两国医药交往比较密切。朝鲜李朝景宗王自幼体弱多病,继王位后病情日趋恶化,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帝亲自派遣太医多人去朝鲜诊治景宗王病,但未能见效,同年十月,朝鲜译官黄夏成回朝鲜,清朝廷惠赠《赤水...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82.html

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_【中医宝典】

...中医高等教育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个平台,中医药各高校互通有无,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中医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此次,“北京中医药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的成立和“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研究中心”的换届必将进一步推动高等中医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411.html

秦汉时期的早期的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在秦统一前,中国各地区人民在医疗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各自的医疗特色,但由于诸候国之间的分争割据,风俗不同,语言文字差异等,医药文化的交流受到一定限制,秦汉的统一,为医药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名医仓公到过山东、河南、陕西...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96.htm

现代中药科学的发展和概况_中药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中医的政策,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因而引发了中医药界的普遍抗争。在学术医药工作者奋发进取,尽管困难重重,本草学或中药学仍然有所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现存民国时期的中药专著有260多种,大多体例新颖、类型多样、注重实用。由于它们的论述范围、体例、...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xiandaizhongyaokexuedefazhanhegaikuang.html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单位党员干部职工畅谈十七大报告学习体会_【中医宝典】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中国中医药报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国中医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271.html

中外医学交流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三国以后,与外国的陆上、海上交通均已逐渐发达,交往逐渐开展,其间自然也带来了医药卫生方面的交往。 一、中印医学交流 中印两国,都是古代的文明古国,各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两国的医学在古代都已十分发达。早在后汉时期波斯籍佛徒安世高开始翻译佛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6.html

近代中医药界的抗争与革新运动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医药的抗争运动中西医之间由论争发展到激烈对抗,主要是在民国时期,民国元年(1912年)学制改新,北洋政府屏中医于学制之外,由此引发了中医界首次的抗争请愿活动。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废止中医论者得到当局的支持,废止中医活动愈演愈烈。1928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3.html

中日21世纪人类与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_【中医宝典】

...、美容等专题,通过演讲和互动问答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研讨会期间,与会代表还参观了长春中医药大学新药研发中心、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和左家特产研究所等。(中国中医药报贾树林)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432.html

共找到14,2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