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芍药 干姜 炙甘草 细辛 桂枝(各三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升半)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此散寒蠲饮之神剂。东垣云∶肺寒气逆,则宜五味子同干姜治之。有痰者以半夏为佐。按∶《金匮》浓朴麻黄汤,...
...妊娠养胎,白术散主之。胎之所以失养者,土湿水寒而木气郁结也。妊娠养胎,燥土暖水,疏木散结而已矣。白术散,术、椒,燥土而暖水,芎?疏木而达郁,牡蛎消瘀而散结,敛神而保精,养胎之善方也。...
...咳而呕吐,痰食俱出者,伤于胃气。昔人所谓肺病连胃是也。呕血带痰而出者,伤于肺之络,《金匮》所谓热伤血脉是也。吐食者二陈汤加减治之,吐血者补肺汤主之。加减二陈汤 半夏(一钱) 杏仁(一钱五分) 茯苓(一钱五分) 炙草(五分) 橘红(一钱) ...
...踵至,名动公卿。乃复虚怀若谷,虽盛暑晚归,余至必剪烛深谈也。尝出郭氏《伤寒补亡论》、尤氏杂病两书,正讹补缺,相与商榷者久之。今尤氏书校刊已成,促其先付剞劂,名之曰《金匮翼》。尤氏固为仲圣功臣,而淡安亦属尤氏知己矣。是为序。弟柏雪峰氏拜书...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痰饮者,水寒土湿,火冷金凉,精气堙郁所作。当以温药和之,寒消湿化,自然涣解。盖土不得火,湿气滋生,此痰饮化生之原也。土湿则上不能生金,痰凝于心胸,下不能制水,饮聚于肠胃。肺冷故气不化水,熏蒸而为痰,肾寒故水不化气,...
...、便溏、肝气不舒“疗效卓著”;黄煌将其定位于“柴胡类方中的安定剂和精神疲劳恢复剂”。为何对于这个方子各家都很推崇,但用法却如此多、甚至相反呢?笔者在编撰《柴胡类方歌括》的时候发现,从剂量比的分析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各家观点有“各家的用法” ...
...金匮著作。六卷。《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806年。作者采辑徐彬、程林、沈明宗、魏荔彤及《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等《金匮要略》注本,结合个人心得,发扬其考据学的功力,逐条阐析仲景原文,考核校订比较精详。方解部分,除...
...金匮著作。六卷。《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806年。作者采辑徐彬、程林、沈明宗、魏荔彤及《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等《金匮要略》注本,结合个人心得,发扬其考据学的功力,逐条阐析仲景原文,考核校订比较精详。方解部分,除...
...《比部》 5203、比部: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凡比之属皆从比。 5204、比部:毖:愼也。从比必声。《周书》曰:“无毖于恤。” ...
...是为燥土,水侮土败,太阴湿土之部,无不胕肿,而燥被湿夺,亦当肿及阳明之分,但阳明为三阳之长,首面又六阳之会,以燥土而居阳盛之地,是以面部不肿。阳明太阴,同主肌肉,水胜土负,肌肉消减,故面部不肿,反见其瘦也。《素问·阴阳别论》:三阴结,谓之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