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实字 受益终生——怀念陈继明_【中医宝典】

...王孟英、俞根初等医家情有独钟,尤酷嗜诸名家的医案。盖医案乃临证之实录,证治之委蛇曲折,医家之随机应变,悉在其中,足可窥其功力与匠心。他在探讨某些学术问题时,常随手从书架上取出某家医案,翻到某章某页,引用其观点作为自己立论的依据,其惊人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351.html

湿化则气亦化——三仁汤小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气化”以达“湿化”。而反过来,诸症表现为“气不化”,“气不化”的原因为“湿不化”。三仁汤是通过“气化则湿亦化”来治疗“湿温”的,而最终达到的治疗效果是“湿化气亦化”。 读《清代名医医案精华》见吴鞠通医案:“又前日左关独浮而弦,系少阳头痛,因暑...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982.html

绩溪义诊受熏陶医案珍藏四十载——追忆1968年跟随王乐匋教授绩溪义诊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另有一位乙脑重症患儿,6岁,高热不退两日,呕吐、烦躁、热甚则神昏抽搐,王老凭借在温病方面的独特经验,使患儿转危为安。 下面是几则我当年侍诊先生的医案,一来追忆王公,二可供同道研习。 1.胡某,男,2岁。1968年7月24日首诊。 发热、呕吐...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668.html

痹_《也是山人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吴(三二)形体丰肥.素嗜甘美.近起口甜.是脾胃伏热未清.古称痹.而不饥不食.多属有诸.鲜竹茹(二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川连(六分) 枳实(一钱) 橘红(一钱) 黑山栀(一钱五分) 佩兰叶(一钱五分)□贝(三○)热邪蕴结中焦.不饥不食...

http://qihuangzhishu.com/864/52.htm

疟疾兼胀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痰,又兼作胀也。方书谓久疟在肋下结有硬块名疟母,其块不消疟即不愈。而西人实验所结之块确系脾脏胀大,此证之自觉满闷,即脾脏胀大也。又方书谓无痰不作疟,是以治疟之方多用半夏、常山以理其痰,此证之自觉满闷且杜塞,又时有热上攻,实为热痰充塞于胃脘...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595.html

医案_医史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医案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 【医案】 即病案。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汉代名医淳于意创造性地记载了自己治疗的二十五例医案,当时称为《诊籍》。包括有患者姓名、地址、职业、病理、辨证、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610.html

太阴少阴证睑废(重症肌无力眼肌型)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正常,但有少量淤血块。食纳尚可,舌质稍转淡红润,苔薄白。逐渐阳复阴消,仍有肾阳虚之象。以理中汤并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损益调理。处方桂枝10克 炙甘草15克 生姜30克 红枣30克 炒白术20克 茯苓20克 制附片30克(久煎)上方随证加减,...

http://qihuangzhishu.com/1036/33.htm

肚发_《马培之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肚发外,溃烂势大,当以托里。当归 甘草 连翘 银花 大贝 花粉 黄 赤芍 陈皮 绿豆...

http://qihuangzhishu.com/255/36.htm

口干症从论治要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口干咽燥,唇裂。 辨证分析 位于中焦,具有主运化、升清等功能,主运化是指有主管消化饮食和吸收运输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水谷精微的输布赖的升清功能;开窍于口,《灵枢·脉度篇》:“脾气通于口,和则口能知五味矣。” 由于素体脾胃虚弱、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658.html

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临证指南医案·卷二》)。2.喜燥恶湿:为太阴湿土之脏,胃为阳明燥土之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此喜刚燥.胃喜柔润也”(《J临证指南医案·卷二》)。喜燥恶湿,与胃喜润恶燥相对而言。能运化水湿,以调节体内水液...

http://qihuangzhishu.com/44/13.htm

共找到90,86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