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药物学与方剂学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药物学迅速发展明初,药物学发展缓慢,到了后期,发展速度加快,出现了象本草纲目本草经疏等影响深远著作。据文献记载,明代编写本草著作不下百种,在药物学研究深度广度上,有巨大进步,是我国药物学史上重要时期。(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5.html

周密笔记杂着中的医药学史料_【中医宝典】

...是研究宋代文化史珍贵索引。书中所载录医事制度、医家史料、典籍训释、养生知识、各科医案,特别是治病疗疾验方效剂,多为作者搜集、使用后验证,大都真实可信。 在武林旧事·卷八中,周密记载了宋代宫廷产科制度严密:嫔妃生产前,太医局要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82.html

中医词典拼音H:第八篇_中医词典h~j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多因湿热留于肝脾二经所致。症见初起小腿内侧疼痛肿硬,因其疮肿,形如泥鳅,色微红,故而得名。证治参见外痈条。黄俅①明初医家。歙县(安徽歙县)人。精通医术,着黄俅医案。②明代医家,字谷如。新繁(今四川新)人。撰黄帝内经素问节文注释十卷...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3/169-1-8.html

明清时期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方面做了详细论述,极大丰富了调养五脏学说。明末医家汪绮石著理虚元鉴,对虚劳病机阐发、论治大法,预防措施自成体系,主张肺脾肾三脏俱重。说:“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肾,治虚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3-5.html

清代医家传记_【中医宝典】

...一、喻昌 喻昌(1585~1664)字嘉言,江西新建(古称西昌)人,晚号西昌老人。崇祯三年(1630)以副榜贡生入。曾上书欲有所为,不见纳,削发为僧。不久又复蓄发,游于江南。晚年潜心著述,开堂讲授医学,精研医理,尤精归砚录卷四则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21.html

补中益气汤该如何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成为完整治疗脾胃内伤“始得之证”补中益气汤。 后世医家在使用补中益气汤时也多加减及合方使用,但灵活性远不及李东垣。具有代表性加减有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读薛氏医案寿世保元随处可见。 脾胃不足,痰湿易...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097.html

序_吴鞠通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案之作, 于明人。四库全书医家类着录薛己、陈桷医案,世鲜传本。惟明·江 名医类案、国朝魏之 续名医类案,乾隆间长塘鲍氏刊行之,同治间有重刻本。江氏征引古今方论,附以评语,颇多辨证;魏氏采摭尤繁富,而不能免芜杂之累。若喻...

http://zhongyibaodian.com/wujutongyian/659-4-0.html

明代医学家传记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是我国第一次以内科命名学科及书名者。疬疡机要是麻风专著;正体类要是正骨科专书;口齿类要是口腔喉科专著,是现存最早专科文献。 第二类是经校注增补著作,有宋代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24卷、外科精要3卷;宋代钱乙小儿...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6.html

三国晋南北朝医学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指责者那样,完全已非本来面目。除以上有关脉学整理伤寒杂病论之外,王叔和在养生方面还有一些精辟论述。王氏在养生学上属于医家养生流派,主张从起居饮食方面进行谓摄,以求得长寿,却病延年。提出饮食不可过于杂乱,要适量,是我国早期对饮食制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10.html

药物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后续著作清初节纂改编本草纲目著作中,刘若金本草述影响较大。本草纲目进行了删节修订,在80岁上撰成本草述一书。书共32卷,编排顺序、药品基本上取自本草纲目大量吸收宋元以来医家有关论述。该书论药以谈论药性药效及药理...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84.htm

共找到1,107,4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