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0mg/d,连续用药至妊娠24周,以后逐渐减量至10mg维持到分娩,同时配伍阿司匹林治疗有效率达70%以上。但泼尼松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多如胎膜早破、早产、妊娠糖尿病等,因此使用应谨慎,有报道有小剂量泼尼松每日5mg和阿司匹林配伍能减少...
...本报讯 尽管激素在抑制SARS患者免疫反应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同时可使36.3%的患者引发类固醇性糖尿病,且日激素用量过大、疗程过长,都会使糖尿病发生率增高。这项由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新近完成的“大剂量糖皮质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致...
...病例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致病药物中,中药仅次于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排在第三位。中药的不良反应涉及的除了已经被禁用的含有马兜铃属中药的成药(如龙胆泻肝丸)可引起急性肾衰、慢性肾衰、肾小管酸中毒等外,一些常用中药也出现了类似报道,如桔梗引发...
...为达到对爱滋病的最佳疗效,蛋白酶抑制剂等抗HIV药物通常以高活性抗逆病毒方案(HARRT)使用,该疗法产生的副作用包括糖尿病、血脂升高及其它代谢异常。最近,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Pablo Tebas等人发现,HARRT还增加了HIV阳性...
...美国科学家现已找到了一条能抑制肺移植排异反应的新途径——吸入抗排异药物。根据4月24日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心脏和肺移植协会会议上公布的一项研究,这种方法能使接受肺移植手术的患者增加近4成的存活率。 肺移植是风险较高的器官移植之一,患者手术后...
...这样理解,毒性是指药物引起的严重的脏器实质和功能损害,并且可能危及生命的作用;不良反应或称副作用是指在治疗同时出现的药物对人体的系统、器官所产生的损伤,但是多能被控制,不影响治疗,并且这种损伤在停药后或经其他药物治疗后可以恢复。通过回顾既往的...
...在药物不良反应中,有相当数量属于过敏反应;国内的报告表明,因药物不良反需住院治疗者,几乎占所有皮肤科住院患者的1/3或更多。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方面与患者对药物过敏反应的错误认识有密切关系。 药量小就不会过敏 这是将药物过敏...
...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第一类是反应超过了药物已知的和希望发生的药理或治疗效应。例如,服降压药的病人如果血压降得太快可能感觉眩晕或头晕,如果胰岛素或降糖药过度降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可能感到无力、出汗和心悸。这类不良反应通常是可...
...治疗糖尿病的四大类化学药,即非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制剂),胰岛素及其替代物,胰岛素增敏药物和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磺脲类、非磺脲类或苯甲酸类),均是通过降糖来治疗糖尿病,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使用这些药物进行强化...
...怀孕的前三个月糖尿病孕妇的饮食控制原则与一般糖尿病病人无异。怀孕三个月以后胎儿生长速度很快,病人对热量特别是蛋白质的需要量大增,每天主食可掌握在3o0克左右,甚至可达400克。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取蛋白质1.5~2克为宜,因为糖尿病孕妇可能会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