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养生的最高境界——规律生活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养生的最早记载可见于《黄帝内经》经后人不断实践发挥才有顺应四时之养生、五脏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动静结合养生等。 古书上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恬惔虚无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归结...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230.html

情志失调伤五脏_【中医宝典】

...我们都知道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故善养生者应注意情志调节。而过激的情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209.html

《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浅析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体会如下: 1.肾气自然盛衰规律是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 《内经》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三七肾气平均……四七身体盛壮……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先天之精由父母遗传而来藏于肾精化先天...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299.html

养生五难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养生名言。指五种妨碍养生的有害行为。嵇康《答难养生论》:“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分别指追逐名利、狂欢暴怒、贪恋声色、嗜食肥甘、情志不稳等行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956.htm

细论养生:生病源于“过用”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正常情志可使气血运行保持动态平衡反之则气血逆乱。所以《内经》反复强调保持情绪安定是延年益寿的重要保障。《素问·上古天真论》明确告诫:“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之喜怒哀乐皆正常生理表现但当变动过剧或持久不解即...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879.html

王琦:养生固本_【中医宝典】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养生防病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养生就是坚持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保养身体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顺应四时、劳逸结合、起居有时、饮食有节、运动有恒、情志舒畅从而调和脏腑、通畅经络、益气调息而协调平衡、固其根本是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234.html

养生益寿十要诀_【中医宝典】

...我国民间流传一首养生益寿的《十要诀》歌谣。其内容是:情志开朗恬淡虚无。 人们保持情志开朗豁达大度养生保健、防病益寿的重要因素。而恬淡虚无则泛指人们不应个人名利患得患失。 当有喜好但不奢求。文明健康的闲情逸志、休闲喜好如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4003.html

秋季养生6法则 滋阴润肺防秋燥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养阴润燥。饮用时要以少量、多次、缓饮原则。防皮肤干燥可涂擦各种护肤霜;口唇干裂者可涂润唇膏。 五、调达情志 一般来说秋天人的情绪不太稳定易烦躁或悲愁伤感所以秋季养生更要注意调达情志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以温顺的心态看待...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503.html

古代医学情志学在现代医学心理学中的应用_【中医宝典】

...不治故病不可愈”的论述充分阐明了注意情志的调节在人类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中的重要作用。华佗的《青囊秘录》云“……是以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其次则医其病……。”这就说明心病须心药医心其本。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称为好医生。 祖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760.html

夏季养生宜护心阳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 《医学源流论》曰:“心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在中医文献中对心解释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血肉之心即指实质性的心脏;神明之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的功能。 心的生理特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785.html

共找到831,3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