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否需要科学化、现代化呢?_中医之钥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答:中医本来就是极科学,中医科学不是现代科学所能及其万分之一,因中国医学是从“道”而生,“道”大而无外——及于整个宇宙为天干、地支之变化。小而无内——及于电子,质子、中子所生之能(气),能在人体内运作就是十四经络作用,即为能系统...

http://qihuangzhishu.com/127/118.htm

中医理论与五行学说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季节为序,相资生、相养助,叫五行相生;五行之间,以季节相间为序相制约、相抑制,叫五行相克。有相生则不会导致某行不足,有相克则不会造成某行太过,从而保证了一年之中气机变化稳态。内经把五行和阴阳并列起来,都看成是化育生命本源。五行学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418.html

本草述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三十二卷。清·刘若金撰。刊于1700年。作者依本草纲目分类次序,编集691种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等30部。精选每种药传统论述并各家学说,尤其重视用阴阳升降理论与脏腑经络关系解释药性,而且注重前人临床实践总结,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66/543.htm

本草述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三十二卷。清·刘若金撰。刊于1700年。作者依本草纲目分类次序,编集691种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等30部。精选每种药传统论述并各家学说,尤其重视用阴阳升降理论与脏腑经络关系解释药性,而且注重前人临床实践总结,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141.htm

五行学说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五行学说,是研究五行内涵、特性及生克制化规律,并以五行特性为依据归类自然界各种事物及人体组织器官和现象,以生克制化规律阐释宇宙万物之间相互关系一种古代哲学,是中国古代唯物辩证宇宙观和方法论,也含有朴素系统论思想。 五行学说认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35.html

中医基础之阴阳学说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导致阴阳之间出现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和阴阳亡失等情况,是对机体各种病理状态高度概括。 阴阳失调之说,首见于内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和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91.html

阴阳学说基本概念_【中医宝典】

...阴阳学说基本概念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阴阳两个方面,经常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这种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根源。古人把这种不断运动变化,叫做“生化不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30.html

什么是经络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最早记录经络书籍是战国十一脉灸经图黄帝内经。其后有晋代针灸甲乙经、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元代十四经发挥和明代针灸大成经络是经脉和络脉总称。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外连部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52.html

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云:“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一)。这两段话中的五味、五色、五声、五节即是按五行将味、色、声、节各分为五种以入五行之类,五行学说中的一条基本原理——五行相胜理论在春秋...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2.htm

衰老机理学说_老年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等边缘学科飞速发展,人们对衰老机理有了深层次认识,在大量实验证据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学说。下面,就几个有代表性并被广泛接受学说作一简要介绍。一、遗传程序学说遗传程序...

http://zhongyibaodian.com/laonianxue/982-4-1.html

共找到1,087,03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