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症状 患婴多为早产儿,刚出生时哭声可以正常,6~12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伴呻吟。呼吸不规则,间有呼吸暂停。面色因缺氧变得灰白或青灰,发生右向左分流后青紫明显,供氧不能使之减轻。缺氧重者四肢肌张力低下。体征有鼻翼搧动,胸廓...
...高碳酸血症是被认识和证实的一种保护性策略,即治疗呼吸衰竭患儿允许PaCO2有一定程度的升高 ,以避免大潮气量、过度通气引起的肺损伤。此策略在成人某些肺疾病,如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慢性气道阻塞和支气管哮喘患者机械通气中应用取得...
...针刺感,肌震颤,手足抽搐,以及Trousseau征阳性。病人常有心跳加速。但是,这些症状很可能是引起碱中毒的疾病的症状,而不是碱中毒本身的症状。危重病人发生急性呼吸性碱中毒,常提示预后不良,或将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可...
...可予以诊断。 鉴别 1.呼吸中枢受抑制 与药物、脑炎等病变使呼吸中枢受抑制,减弱呼吸动力,至通气功能障碍,造成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相鉴别。 2.肺部病变 (1)生理无效腔加大通气量降低:在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哮喘及肺水肿时呼吸浅快,气道痉挛、...
...收缩剂滴鼻保持鼻道通畅,对轻症患者及单纯打鼾者可能有效。 4.药物治疗 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乙酰唑胺具有呼吸兴奋作用。均曾被试用治疗CSAS,但由于疗效差、副作用大,现已少用。 5.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治疗 1.中枢型 可采用人工机械通气行间歇或持续正压通气,吸氧,睡前口服乙酰唑胺125~250mg,可控制症状。 2.阻塞型 (1)一般处理:吸氧、避免使用催眠药、酒精、雄性激素,并减轻体重。 (2)药物治疗:如黄体酮20~30mg肌注,...
...(一)治疗原发疾病 消除ARDS的原因,如抗感染、抗休克治疗等。 (二)吸氧与呼气末正压呼吸 ARDS病人发生低氧血症的主要机制是肺内功能性分流,所以吸氧疗法对提高其Pao2的作用较小。吸呼高浓度氧可提高Pao2,但吸入氧浓度在60%以上...
...高通气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研究近来有很大进展,呼吸中枢调节异常在高通气综合征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呼吸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维持血浆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一狭窄而稳定的生理范围内。这一功能是通过以下几个过程完成的:肺泡内气体的节律...
...除了在病因、起因的急缓、病程的长短上有较大的差别外,在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上大同小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呼吸衰竭,...
...发病机理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引起,因肺泡和空气的交界面具有表面张力,若缺乏表面活性物质,肺泡则被压缩,逐渐形成肺不张,其范围逐渐增大。血流通过肺不张区域,气体未经交换...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