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事制度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太医监,多由有权势的医生充任,汉昭帝时权臣上官桀,其“妻父所幸充国为太医监。”(《汉书·孝昭上官皇后》)。汉代的侍医,沿袭秦制,主要为帝王皇室和诸侯王诊治疾病,相当于后世的侍御医。《汉书·王嘉传》中的侍医伍宏,在”董贤传”称“待诏”,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1.html

胡世平:社区是全科_【中医宝典】

...作用机理和操作步骤,做到心中有数。在临床,他先做示范,教年轻人如何选择针具,如何消毒,怎样找准穴位,扎针时的姿势和力度,演示提拉、捻转、留针、取针等环节。接着,鼓励年轻人实际操作,胡世平在一旁指导,时刻提醒应注意的事项。事后,再让年轻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927.html

少阳解义_《思考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些主要概念的思考,尤其是对《伤寒论》一些主要概念的思考展开来的。中医的一些基本概念思考清楚了,中医的整个脉络就会十分明晰地呈现在你的眼前。这个时候不管你搞不搞中医,也不管外界对中医是个什么看法,都无法动摇你对中医的认识。这样一个认识在佛门...

http://zhongyibaodian.com/sikaozhongyi530/145-9-1.html

少阳枢病_《思考中医》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阴枢。利用柴胡剂加减化裁,通治临床各科的疾病。比如北京中医学院已故元老陈慎吾先生,现尚健在的四川乐山名医江尔逊都是善用柴胡剂者。历史上往往将这些善用柴胡剂的医家称为柴胡派,善用一个方,就能成就一个派,这真是不简单的事。这个现象很值得思考。...

http://qihuangzhishu.com/145/65.htm

李茂如和《历代史志书目著录籍汇考》_【中医宝典】

...关键词:李茂如 《历代史志书目著录籍汇考》 1994年3月,人民卫生出版社推出了一部180余万字的宏篇巨制——《历代史志书目著录籍汇考》(以下简称《汇考》)。此书一问世,即引起学术界,尤其是中医界的较大反响,称其为现代中医目录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86.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五)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中国医学史的理论研究是中国医学史研究是极为重要的。在中国医学史研究,注意总结中国医学发展的历史经验,探索其内在发展规律是史研究的根本任务。 选择研究课题是研究工作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可在上述研究范围内,参考研究任务和目的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3.html

杏承甘露发新枝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作为一名当代的中医,我走的是一条学院教育与师带徒相结合的成长之路。在我拜邓铁涛老教授为师之前,我与大多数当代中医一样,经历着对中医的疗效、地位、前途的迷茫。 中医到底有没有疗效?中医的出路在何方?我开始思考一连串的问题。同时通过临床观察,...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65.html

任继学教授简介_《虚损病类钩沉》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著名中医内科专家、长春中医学院终身教授任继学,悬壶60年,熟谙中医经典,敢于探索创新,在中医急症研究上卓有建树。他学识渊博,善于思考,对中医理论颇有发挥。虚损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任继学教授重视辨治虚损病,并从理论溯源、临证体会等方面探索总结...

http://qihuangzhishu.com/1042/3.htm

自序_《校注醇剩义》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安有穷哉!救正之法,惟有执简驭繁,明白指示,庶几后学一归醇正,不惑殊趋。爰将数十年所稍稍有得,而笔之于简者,都为一集以问世,名曰《醇》,共二十四卷,分为六门∶曰脉、症、治,首察脉,次辨症,次施治,此三者为大纲。就治字又分三层∶曰理、法、...

http://qihuangzhishu.com/722/2.htm

原叙_《医学见能》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备豫不虞,古之善教,而不虞之备,莫要于。高堂则风竹瓦霜,膝下则新雏弱笋,外而戚友,则己身,偶有疾苦,均资乎,诚重矣哉。顾医之难也,非读书识字则不能,非格物穷理则不能,非通权达更改不能,一旦撄非常之疾,束手无策,只得委任凡,听...

http://qihuangzhishu.com/824/4.htm

共找到329,6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