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满_【中医宝典】

...水肿满 妊娠水过多腹大异常胸膈胀满甚或喘不得卧者称为“水肿满”亦称“子满”。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羊水过多。如有胎儿畸形应终止妊娠本节不予讨论。 [病因病机] 主要机理是脾失健运水渍胞所致。常见分型有脾气虚弱和气滞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25.html

《六经伤寒辨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四卷。清·蔡宗玉辑林昌彝补方。刊于1873年。蔡氏以分经辨证论述伤寒在临床过程中所表现各种证候。每一证候采用归纳《伤寒论》原文等形式介绍诸证病因、病理和治法:并根据兼症、脉象不同对比所述证候之异。嗣后林氏在此...

http://qihuangzhishu.com/191/727.htm

《六经伤寒辨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四卷。清·蔡宗玉辑林昌彝补方。刊于1873年。蔡氏以分经辨证论述伤寒在临床过程中所表现各种证候。每一证候采用归纳《伤寒论》原文等形式介绍诸证病因、病理和治法:并根据兼症、脉象不同对比所述证候之异。嗣后林氏在此...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84.htm

辨证_《中医诊断学》_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正盛衰从而作出诊断过程。而临床上根据疾病主要表现和特征来确定疾病名过程则称为辨病。综上所述“病”与“证”的确定都是以症状为依据。一病可以出现多证一证可见于多病之中。因此临床上必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才能使诊断更加全面准确。...

http://qihuangzhishu.com/92/55.htm

六经辨证_中医辩证六经辩证_【中医宝典】

...「中医是怎样通过六经来辨证」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辨证纲领。《伤寒论》包括多种热性病。书除将一些病证表现归纳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种类型并以此进行辨证又说明了有关病证传变关系。此外它还用八纲分析病情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53.html

伤科流派“三六九”顾氏衣钵承少林_【中医宝典】

...梅公因家贫自幼入寺性敏悟独得秘传医名大噪为方便远道求诊每逢农历二、五、八赴肖山一、四、七在寺三、六、九到绍兴城中分别坐诊久而“三六九”成为代号而享誉于绍城。梅公传子、授徒共有六门流派繁衍极盛至今尚有张、吕、傅、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78.html

怯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怯是指初生儿体重低下身材矮小脏腑形气均未充实一种病证。本病按其主要证候表现与西医学低出生体重儿相近包括早产儿与小于胎龄儿。本病因先天不足新生儿一时难以适应出生后变化并发初生窒息、黄疽、硬肿症、败血症等疾病比例高死亡率...

http://qihuangzhishu.com/79/82.htm

临床大家- 叶天士_中医文化医发展_【中医宝典】

...叶天士(1667-1746)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人清代杰出医学家为温病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叶天士生于医学世家祖父叶时、父叶朝采都是精通医术尤其以儿科闻名。叶桂12岁开始从父学医14岁时他父亲死了于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38.html

脉——欲知病脉必先识常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把它作为临床诊病、辨证不可缺少客观依据之一故常用来识病因、析病机、定病位、辨病性、测病势之进退预后等尤其是在辨证真假、寒热、虚实之时更有重要诊断价值。 脉诊是一种技艺《难经.六十一难》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737.html

陆德铭_论中医外科辨病与辨证关系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论述。一、 临床诊治首先辨病;辨证论治是中医特色但中医不仅讲辨证也强调辨病。所谓辩病早在清代徐灵《兰台轨范.序》即有十分精彩描述:“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名而后求其病之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病状所...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deming/557-9-7.html

共找到1,163,1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