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集》。而且福建教育、人民文学、广东人民出版社也将出版一批鲁迅著作。 二、纪念鲁迅诞辰125周年 2006年10月14日、15日,由北京鲁迅博物馆与朝阳区文化馆共同主办、日本仙台小剧场排演的话剧《远火》在文化馆“9个剧场”演出,拉开了“...
...都是一九三三年瞿秋白在上海时所作,其中有的是根据鲁迅的意见或与鲁迅交换意见后写成的。鲁迅对这些文章曾作过字句上的改动(个别篇改换了题目),并请人誊抄后,以自己使用的笔名,寄给《申报·自由谈》等报刊发表,后来又分别将它们收入自己的杂文集。 〔...
...《文选》取士的。 (三)施先生又举鲁迅的话,说他曾经说过:一,“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2〕可见是承认了要能作文,该多看中国书;二,“……我以为倘要弄旧的呢,倒不如姑且靠着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去摸门径去。”就知道没有反对青年...
...阶级就是十九世纪的劳动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二一○页,一九七二年五月人民出版社出版) 〔5〕《答鲁迅先生》也见于《新月》第二卷第九期。梁实秋在文中说:“讲我自己罢,革命我是不敢乱来的,在电灯杆子上写‘武装保护苏联’我是不干的...
...正经书,更有许多使小孩子非常喜 欢的好玩的书,从画着插图的《花镜》,到描写少男少女的《红楼梦》,几乎什么都有。 一次,一位亲戚甚至允许鲁迅到一间堆满杂书的小屋子里自由翻拣,他推开那房门的一刹那间,脸上的表情会是多么惊喜!从六岁开始,鲁迅就...
...三月十八日《京报副刊》。 陶元庆(1893—1929) 字璇卿,浙江绍兴人,美术家。曾任浙江台州第六中学、上海立达学园教员、杭州美术专科学校教授。他曾为鲁迅著译的《彷徨》、《坟》、《朝花夕拾》、《苦闷的象征》等设计封面。当时他在北京举办个人...
...《文艺研究》例言〔1〕 一、《文艺研究》专载关于研究文学,艺术的文字,不论译著,并且延及文艺作品及作者的绍介和批评。 二、《文艺研究》意在供已治文艺的读者的阅览,所以文字的内容力求其较为充实,寿命力求其较为久长,凡泛论空谈及启蒙之文,倘是...
...尔。 中华民国十有三年六月十一日会稽序。 【注解】 〔1〕本篇写于一九二四年六月十一日,原载一九三八年版《鲁迅全集》第九卷《嵇康集》。 〔2〕王楙(1151—1213) 字勉夫,宋代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著有《野客丛书》三十卷。关于王楙辨...
...惯于长夜过春时 (1931年)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这首诗见于《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纪念》,为悼念“左联”五烈士而作。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