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对非典型肺炎的日常预防和监测成为首要任务。预案建议:加强对非典型肺炎的日常监测,目前本市所有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或现设立有发烧门诊的医院都要作为监测点,每日报告监测情况。一旦发现病例要及时采取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 在征求意见稿中,...
...(一)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人自潜伏期末到发病后5日内均可有病毒从鼻涕、口涎、痰液等分泌物排出,传染期约1周,以病初2~3日传染性最强。(二)传播途径病毒随咳嗽、喷嚏、说话所致飞沫传播为主,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餐具、毛巾等间接...
...病毒和埃可病毒传播极广,夏秋季发生流行较多。小儿受染机会虽较成人为多,但也有主要侵犯成人的流行报道。这些病毒的传染性很强,易在家庭及集体机构中散布,继发感染可高达40%~70%,但隐性感染远较显性感染者多,其比例可达130∶1。本病终年可见...
...才能完成。 (二)发病机制 临床及动物实验观察HDV感染后,肝脏功能损害与血清及肝内HDAg滴度成正比,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肝内HDV RNA多分布在肝细胞损害程度较明显的区域,故认为HDV有直接致肝细胞损伤作用。有的学者亦发现慢性乙肝或...
...Andersorl等从33例传染性红斑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出细小病毒(parvirus B19;PVB19)的IgM及IgG抗体,因此认为此种病毒就是引起传染性红斑的病因。后来Plummer等也在传染性红斑患者的皮疹中检测到PVDNA,且他们还发现患者某些...
...DNA。病毒血症期患者的血清在体外有抑制红细胞集落形成作用。将血清加热56℃ 30min不能灭活这种作用。对再障危象患者进行骨髓检查,发现红细胞系显著减少,其他细胞系无大变化。故认为本病毒主要侵犯骨髓造血系统中的红细胞系,原始阶段的成红细胞...
...卫生部经向北京市卫生局了解,北京市所有医院未发现新的非典疑似病例或留观病例。 这位负责人表示,卫生部已经制定了《2003~2004年度全国卫生系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方案》和疫情监测方案,广大卫生工作人员正在毫不松懈地抓好经常性非典防治措施...
...接受稀释至1:100的血清,观察5~6周,杀死明显有麻痹或脑膜炎征象的小白鼠,以其脑组织制或悬液接种于其人它小白鼠。猴对登革病毒易感,很多种猕猴,食蟹猴,长尾猿,狒狒都可因蚊虫叮刺或注射病毒而受到感染。基本是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但接种后1~7...
...是一种普遍的性疾病,因为生殖器疱疹在潜伏其中也有传染性,所以会让人在不知不觉得情形下成为疱疹的的传播者和受害者。 疱疹病毒在潜伏期时是存在于脊髓的神经中,生理上并不会有任何症状的,但是此时病毒就已经具有传染性了。而疱疹病毒发作后,会有阵阵...
...本报讯 (记者马骏)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的《2003-2004年度全国中医药系统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了进一步落实《方案》中有关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科研工作的内容,建立全国临床研究协作网络...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