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医药_【中医宝典】

...一些青草药,自用或互相馈赠;不少畲族群众学会一些防病治病技艺,世代相传,有些便成为民间医生。畲为人治病多数使用自采的青草药,或用针灸、拔火罐、抓痧、祝由等疗法配合治疗,一般都能收到较好疗效。 畲族人民为求生存与繁衍,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887.html

序七_《古今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昔者上古之世,洪 未凿,民不夭札。厥后风气渐开,情窦日启,疾病生焉。黄帝恻悯,济以医药,而《内经》作矣。后世因之,迨自秦汉唐宋以下,代不乏人。载之简篇,汗牛充楝。咸以神其术,妙其用,而跻天下后世于仁寿之域者也。春甫家世儒,恒读《素问》...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8-0.html

苗族医药的形成_民族中医苗医_【中医宝典】

...能力,只对疾病有青朴素的认识,具有初步的医药理论的知识。这些苗医没有付诸文字的医药论著,仅以师承父授,或以苗谚歌诀口传心授为传播方式,苗医除行医治病外,也参加一些劳动,完全融合在群众中,这种职业(包括业余)苗医,在当地统称为草、土医,有很...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918.html

清代前中期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太上皇《养生编》。浙江金华府人陈明德,庆安年间(1648~?)来到日本,更名颖川入德,善,所投药饵能起死回生,最精小儿科,长崎人挽留不让回国,子孙承其,著有《心录》行世。此期间到日本江户开业行医之王宁宇,名声甚大,从之学医颇多。门人中有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10.html

在满族博物馆了解萨满医药_【中医宝典】

... 满族先民素以采集为,世代传承。采集是满族先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他们在不同季节寻找不同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以补充农、牧、渔、猎的不足,用来调剂口味。其先民采集各种食用的植物,鉴别各种山野药材,并把梅花鹿、五味子、寒葱等标本和照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354.html

主要西医药期刊的创办和发行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药期刊是传播医药科学知识、传递医药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对医药学科研、医疗、预防、医药教育和卫生行政管理都具有重要作用。《海关报》(Customs Medical Reports)是我国西医药期刊的篙矢。1871年,在上海由海关医务官...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50.htm

元_《古今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积力久,居束垣门下十余年,尽得其妙。着有《卫生宝鉴》二十四卷行世。□号蒙斋,图述《伤寒指掌》。□洛阳人,少举进士,不第,遂医学。洞彻玄机,活人甚多,所着《伤寒类证》、《订活人书》及《针经》。□燕京人,甚精,尤神于脉。年七十时,有老妪居...

http://qihuangzhishu.com/336/28.htm

中医文化与养生之慎医药_【中医宝典】

...觉得有必要谨慎的对待医生和药物。 要想养生,必须要谨慎使用医药,现代人对健康关注度提高的同时,过分依赖医药令人堪忧,要想养生,就离不开医药,这是现代人对养生的一个严重的误区,到底何时该动用医药,中医文化又是如何看待和药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004.html

宗旨_《诊宗三昧》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未闻大道之故.一种弃儒.徒务博览.不卒师传.专事温补.极诋苦寒.斯皆不达权变之故,一种欺世盗名,借口给之便佞,赖声气之交通.高车炫术,曲体趋时.日杀无辜.以充食客之肠.竭厥心力.以博妻孥之笑,斯皆地狱种子.沉沦识之故,此三种病.非药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zongsanmei/845-5-0.html

方论(三十七)_《中国籍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太学生。受临清州 。奈世方以资格待仕进。而礼又素性弗克脂韦。于时仕甫三载。即谢政归。因思先正有云。不用于时。则当为明医以济世。乃因究心。博观前辈遗书。汗牛充栋。言各有长。然纷纭浩漫。靡有归一。苟非神而明之者。莫窥其涯。是以庸医贸贸。未免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jikao/485-62-1.html

共找到124,8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