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陈士铎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内经素问尚论》、《灵枢新编》、《外经微言》、《本草新编》、《脏腑精鉴》、《脉诀阐微》、《石室秘录》、《辨证录》、《辨证玉函》、《六气新编》、《外科洞天》、《伤寒四条辨》、《婴孺证治》、《伤风指迷》、《历代医史》、《琼笈秘录》、《黄庭经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51.html

《棋经》品格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棋经》品格:夫围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九品之外不可胜计,未能入格,今不复云。《传》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754.html

《伤寒论》湿跋_《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仲景以风、湿、寒、暑四气为感症之大数,既自以《伤寒》着其论,以名其书,而不辨夫风、湿、暑之为病若何,即无以明己之独为伤寒设,于是又出类伤寒之论。首列 、次湿,次,若恪循风、湿、暑之序,而汇为一。其所谓 者,即风家之专病也。《千金》云∶...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11-35.html

营卫_《经络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营卫生会》、《五味》、《邪客》、《卫气》及《素问/痹论》五文)《灵枢》曰∶营行脉中,上应二十八宿,三十六分。人身行气一周,十分身之八,二十八宿,凡千八分。气行五十周而脉终,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记。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luoquanshu/729-7-4.html

卷一 王道_《中说》

...文中子曰:“甚矣!王道难行也。吾家顷铜川六世矣,未尝不笃于斯,然亦未尝得宣其用,退而咸有述焉,则以志其道也。”盖先生之述,曰《时变论》六,其言化俗推移之理竭矣。江州府君之述,曰《五经决录》五,其言圣贤制述之意备矣。晋阳穆公之述,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854.html

阴阳_《经络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灵枢》曰,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寿夭刚柔》)。《素问》曰∶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luoquanshu/729-7-2.html

诊脉_《经络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生之分(《脉要精微论》)。王海藏曰∶凡诊必先扪手心手背,手心热则内伤,手背热则外伤。次以脉别之,内伤手足不和,两胁俱热,先少阳也,从内之外者,先有形也;外伤一身尽热,先太阳也,自外之内者,先无形也。人迎、气口俱盛,或举按皆实大,表发热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luoquanshu/729-7-10.html

《摩》原文-出自《鬼谷子》_古典文学_【文学360】

...1、摩: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所应也,必有为之。故微而去之,是谓塞窌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 2、摩:摩之在此,符应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061.html

相火_《医旨绪余》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附相火辩)生生子曰∶《内经·气交变大论》云∶“南方生热,热生火,其令热,其变消烁,其灾燔 。”运气五行生死顺逆曰∶火主于南,应夏。火之为言,化也,言能化生万物也。六气之中,君火为二之气,经以热称之。相火为三之气,经以暑称之。暑之与热...

http://qihuangzhishu.com/742/40.htm

本性·卷三·论衡

...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故世子作《养书》一。密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亦论情性,与世子相出入,皆言性有善有恶。 孟子作《性善》之,以为“人性皆善,及其不善,物乱之也”。谓人生於...

http://wenxue360.com/guji/6087.html

共找到58,30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