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兵谈:量土地肥墝而立邑,建城称地,以城称人,以人称粟。三相称,则内可以固守,外可以战胜。战胜于外,备主于内,胜备相用,犹合符节,无异故也。 2、兵谈:治兵者,若秘于地,若邃于天,生于无,故关之。大不窕,小不恢,明乎禁舍开塞,民流者亲之...
...1、制谈:凡兵,制必先定,制先定则士不乱,士不乱则形乃明。金鼓所指,则百人尽斗。陷行乱阵,则千人尽斗。覆军杀将,则万人齐刃。天下莫能当其战矣。 2、制谈:古者,士有什伍,车有偏列,鼓鸣旗麾,先登者未尝非多力国士也,先死者亦未尝非多力国士也...
...1、攻权:兵以静胜,国以专胜。 2、攻权:力分者弱,心疑者背。夫力弱故进退不豪,纵敌不擒,将吏士卒动静一身。心既疑背,则计决而不动,动决而不禁,异口虚言。将无修容,卒无常试,发攻必衄,是谓疾陵之兵,无足与斗。 3、攻权:将帅者心也,群下者...
...1、守权:凡守者,进不郭圉,退不亭障,以御战非善者也。豪杰雄俊,坚甲利兵,劲弩强矢,尽在郭中,乃收窖廪,毁拆而入保,令客气十百倍,而主之气不半焉。敌攻者,伤之甚也,然而世将弗能知。 2、守权:夫守者,不失险者也。守法,城一丈十人守之,工食...
...1、十二陵:威在于不变;惠在于因时;机在于应事;战在于治气;攻在于意表;守在于外饰;无过在于度数;无困在于豫备;谨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除害在于果断;得众在于下人。 2、十二陵:悔在于任疑;孽在于屠戮;偏在于多私;不详在于恶闻己过;不度在...
...1、武议: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财货,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盗也。故兵者所以诛乱禁不义也。兵之所加者,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由其武议在于一人,故兵不血刃,而天下亲焉。 2、武议:万乘农战,...
...1、将理:凡将,理官也,万物之主也,不私于一人。夫能无私于一人,故万物至而制之,万物至而命之。 2、将理:君子不救囚于五步之外,虽钩兵射之,弗追也。故善审囚之情,不待菙楚,而囚之情可毕矣。 3、将理:笞人之背,灼人之胁,束人之指,而讯囚之...
...印度进发。连战三天,印度军大败。唐军斩首三千余级,水中淹死印度兵约万人。阿罗那顺弃城逃跑,副使蒋师仁追上并俘虏之。此外虏男女一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匹。 3.战略思想 唐太宗地缘战略思想,是唐太宗关于地缘战略问题的理性认识,是唐太宗利用唐王朝与...
...等著作,提出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战略思想,开创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初步确立了在红军和中国共产党中的领导地位,并率领红军完成长征。1936年12月起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1937年写了《...
...古代官名,一般是武官:县~。都~。卫~。太~。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下:~官。少~。上~。 〔~氏〕地名,在中国河南省。 姓。 〔~迟〕复姓。 〔~犁〕地名,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