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续序_伤寒六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刘公所驳,似为大阙,后人无议为也。且仲景之书,流传既久,鱼鲁实多,微辞奥旨之互见。残简断篇之后,先朱公既未知其文,又不知其证候。然自汉魏以来,高人逸士所着,不传于今者,何可胜数。因出示诸书,曰郭白云伤寒补亡、庞安常、韩 和微...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liushu/700-5-0.html

中医词典其他:第九篇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仲景伤寒补亡。现存明万历刻本、清刻本、1925、1959年铅印本。伤寒补天石伤寒著作。二卷,续编二卷。明·戈维城撰。上卷自伤寒统辨起至冬温伤寒共五十一篇;下卷自时行疫症至足厥阴肝经证共四十六篇;续编二卷,自恶风、恶寒起至百合,共...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2-9.html

邹润安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清代医学家邹润安先生(1790-1845),江苏武进人。其去世至今已164年了,然而他却认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宝贵的医学著作——本经疏证。这是一部发掘神农本草经药物精蕴和研究伤寒的力作。它融内经伤寒诸书之精义...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ourunan/index.html

卷下·医学渊源_医学源流

...以方药为重,其于天地阴阳经络脏腑之道,及针灸术,往往不甚考求。而治病之法,从此一变。唐宋以后,相寻弥甚,至元之刘河间、张洁古等出,未尝不重内经之学,凡必先叙经文,而后采取诸家之说,继乃附以治法,似为得旨。然其人皆非通儒,不能深通...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94.html

医学典籍的整理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褒贬不一,争论激烈,并由此形成一个伤寒学术流派。2、维护旧论说的首端:明末张遂辰在其张卿子伤寒论中明确提出,维护原有编次,他认为,“仲景之书精入无比,非善读者免滞于语下”。张氏尊重历代伤寒论研究医家,谓“诸家论述,各有发明”,书中未贬斥...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48.htm

医学争鸣与学术流派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刘完素著作主要思想是: (一)以“火热”机立论: 刘完素主要著作首推素问玄机原,这部书是他多年研究内经的总结,他详究了内经原文,并参合了隋·全元起、唐·王冰、宋·林亿各家注择,仲景伤寒学说而著成的。刘完索著书目的,并非是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42.html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取得新进展_【中医宝典】

...日前,记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汇报会上获悉,今年启动的中医学术流派研究课题不仅完成了古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报告初稿和现代中医学术流派现状评价要素的调研咨询,还编撰了地方性医学流派及特殊医学流派研究大纲,进行了现代中医学术流派调研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456.html

徐荣斋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研究了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特点、提炼了郭雍伤寒补亡勘六经的三要点和三要求,为后人学习提供参考。晚年又着眼于家乡的“绍派伤寒”,上溯明末清初,下逮民国,为三百年来的“绍派伤寒”探源、析流,功不可没。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正是仲景...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xurongzhai/index.html

中医文献学研究的典范_【中医宝典】

...习惯,如能作些修改,使汉文读者较易读懂则更好。 “金无足赤”,大成的这些问题,绝不影响这部学术巨著的高尚品位。它是迄今笔者所见到的一部最为精彩的、有关中国经典文献学研究中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限于个人水平,对它的特点、优点,体会还不够深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12.html

金元医学争鸣创新的评价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正确看待金元医家各自的特长,历代有种种见解。明代王纶在明医杂著中作了较客观地归纳:“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用丹溪。”但是历代医家反复告诫,不应拘泥,如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指出“师守真而过,则偏于苦寒,师东垣而过,则...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11.htm

共找到540,84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