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卷五:“阳气衰乏者,阴必凑之。令人五指至膝上皆寒,名曰寒厥。寒厥者,寒气逆于下也。”寒厥除四肢厥冷外,每有身冷面青,蜷卧,指爪发青,腹痛便溏,或完谷不化,小便自利,不渴,甚则不省人事。杂病源流犀烛·诸厥源流:“寒厥宜附子理中汤。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69/56.htm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帛以就裁。 吉终乱。——·既济 名曰虑。——·书大传 我生之。——·王风·兔爰 疾畏惊,见鬼之来。——论衡·订鬼 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 又如:初岁(年初);枯(秋季里...

http://hanwen360.com/x/521D.html

领悟扶阳学术思想要先学好伤寒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肉桂、桂枝)等辛热回阳、温阳、通阳药物,特别是擅长大剂量而灵活应用附子,并将其功效发挥到极致而屡起沉疴大症。 张仲景伤寒论的精髓除了保胃气,存津液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处处以顾护阳气为要,六经方证不少是虚寒证,不少应用附子、桂枝、干姜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417.html

方论(三)_中国医籍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金匮玉函〕宋志八卷注曰王叔和集 存林亿等疏曰。金匮玉函经。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欲人互相检阅。而为表里。以防后世之亡逸。其济人之心。不已深乎。细前后。乃王叔和撰次之书。缘仲景有金匮录。故以金匮玉函名。取宝而藏之之义也。王叔和西晋人。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jikao/485-28-1.html

卷三十五·选举八_文献通考

...之涂,故方其未遇,而浮沈里巷无所知名也,则虽郡吏亦屑为之;及其既以孝廉异科荐举徵召,则未免自负清流,虽尚书机要之地,亦耻其为郎、令史矣。然晋书·百官志: “魏青龙二年,尚书陈矫奏置都官、骑兵,合凡二十五郎。每一郎缺,白试诸孝廉能结文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934.html

舒氏伤寒集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简称伤寒集注。十卷。清·舒诏编撰。刊于1750年。作者为喻嘉言再传弟子,于伤寒论注家中推崇喻氏尚论篇,但又认为“其间遗义尚多”,遂以此书为基础。“参考百家,征以症治”(见自序)予以补订集注。除融汇前贤论述之精要以外并...

http://qihuangzhishu.com/193/763.htm

舒氏伤寒集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简称伤寒集注。十卷。清·舒诏编撰。刊于1750年。作者为喻嘉言再传弟子,于伤寒论注家中推崇喻氏尚论篇,但又认为“其间遗义尚多”,遂以此书为基础。“参考百家,征以症治”(见自序)予以补订集注。除融汇前贤论述之精要以外并...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18.htm

卷一百七十七·经籍四_文献通考

...不通变古之义,所用今文,违於古义尤多。臣於是考今之文,无妨於义者从今,有妨於义者从古,庶古今文义两不相违,曰。迨武成而未及终编,又有书辨讹七卷,皆可见矣。 按:汉儒林传言孔氏有古文尚书,孔安国以今文读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076.html

卷一百七十九·经籍六_文献通考

...子贡以微词三挑之,以是说·汉广游女之章,其谬戾甚矣。他亦无足言。 陈氏曰:今所存惟外传,而卷多於旧(旧六卷,今十卷),盖多杂说,不专解。不知果当时本书否也。 ※毛诗故训传二十卷 晁氏曰:毛公,世谓其解经最密,其序,...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078.html

A肱墓志-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2〕然略,人〔3〕,与志言“勃海条人”者不合。志盖“公”字上有空格,似失刻其姓。原文当云“齐故仪同某公孙墓志”也。按北齐天统以前,勃海条人为领军者,天保间有平秦王归彦〔4〕,天统有东平王俨〔5〕。魏书·高湖传云:归彦,武定末,骠骑...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720.html

共找到505,3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