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五节读解

...深造就能博学,博学后才能对各种事物详细解说,这才有辨别事物基础。所谓“深造”、“博学”,在孟子看来,并不是一昧地对历史经验全盘接受,而是采用一种反问方式,不断地问下去,从而探究到事物本原。这个方式其实就是孔子“而好犯上”。孟子...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614.html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读解

...上一章孟子的话似乎没有说完,所以本章孟子紧接着说了,“我想按规范行事,右师认为我怠慢他,不是太奇怪了么?”君子之所以不同于普通人,就是因为存心思不一样。王驩心思是计较别人不尊敬他,而不是去爱别人和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他这种行为,就如...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628.html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读解

...行为方式。所以孟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这不仅是指秦、楚、齐等国,其实也直指梁惠王。因为要打仗,要报仇雪恨,只有夺取民众时间,使人民不能耕种来养育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离散。而...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04.html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十节读解

...?这不是孟子、告子忽发奇想,而是孟子就探讨最佳行为方式问题而顺理延伸下来。人,既然要生活、要工作,就要有所作为;而人们每一个、每一次所作所为,每每都要面临选择问题。选择什么样行为方式,是很多人感到迷惑和痛苦事情,很多人在无法决定...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398.html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三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公都子说:“滕更在您门下时候,好象是属于以礼对待那种人,可是您却不搭理他,这是为什么?” 孟子说:“凭仗着自己是贵族而问,凭仗着贤能而问,凭仗着是长辈而问,凭仗着有功勋功劳而问,凭仗着有老交情而问,这些我一律都不回答。滕更在其中...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193.html

孟子先师庙(孟轲庙)_儒家_【文学360】

...又称亚圣庙,为历代祭祀孟子场所。 亚圣殿为孟庙主体建筑,大殿正面重檐之间高悬一匾,上书“亚圣殿”楷书贴金大字。正中门额上挂“道阐尼山”横匾一块。殿内承以八根巨型朱漆木柱,迎门正面两柱挂以一幅巨型抱柱对联,“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切同禹颜。...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04.html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三节读解

...孟子特地举了周文王爱民而供养老人事迹,说明周朝之取代商朝而得到天下,并不是靠武力征服来,而是周文王在前期所推行爱民政策已经赢得了民心,所以周武王才一战而胜。如果周文王不施行爱民政策,二老不归,天下父老皆不归,周武王又怎么能一战而胜呢...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84.html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三节读解

...告子将“性”定义为,人生来就有的东西,是试图探讨人性问题。而孟子却试图说明天生禀赋是不一样,不论是白羽之白、白雪之白还是白玉之白,都是天生禀赋,然而它们本质却是不一样,所以孟子导论出狗之性、牛之性和人之性,虽然都是动物,但却是...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381.html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齐宣王问道:“齐桓公、晋文公在春秋时代称霸事情,您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学生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之事,所以没有传到后代来,我也没有听说过。大王如果一定要我说。那我就说说用道德来统一天下王道吧?” 宣王...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959.html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五节译文及注释

...替自己考虑呢?我们就不知道了。” 公都子把齐国人议论告诉了孟子孟子说:“我听说过:有官位人,如果无法尽其职责就应该辞官不干;有进言责任人,如果言不听,计不从,就应该辞职不干。至于我,既无官位,又无进言责任,那我进退去留,岂不是...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991.html

共找到847,6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