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干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子午流针法内容之一。指十二配合十天干,又称纳早法,因天干以甲为首,故名,子午流针法即按日子所属天干开取某五输穴。《针灸大全》载有《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藏。三焦亦向壬中寄,...

http://qihuangzhishu.com/192/748.htm

十二别络_《子午流说难》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列缺内通任脉.为灵龟八穴之一.待时而取之.作用最大.须用卧.斜向内.久留其.补泻寒热升降.各种手法.皆可取用.列缺上一寸半.腕后上三寸.即偏历穴.乃大肠手阳明经脉行至阳溪上.偏向臂内.别阳经脉.而历络于手太阴之.故曰偏历.其十二经所行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iwuliuzhushuonan/314-3-13.html

按摩养生要掌握穴位"开、闭"时间_推拿保健_【中医宝典】

...穴位的气血旺衰有时间变化,许多人不遵循穴位的开闭变化,胡乱按摩,自然疗效不显著。一般来说,按摩需要用子午流纳子法开穴,然后结合疾病变化的周期选取按摩的最佳时机。 由于穴位是按摩作用的部位,穴位的状态如何对按摩效果影响较大。根据子午流...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511.html

论述迎随与调气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通流,散行十二之内,即有始有终。其始自中焦,手太阴一经一络,然后手阳明一经一络,其经络有二十四,日有二十四时,皆相合。此凡气始至而用取之,名曰迎而夺之。其气流终而内,出扪穴,名曰随而济之。”以经脉与日时相配合以行补泻,后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05.htm

论述迎随与调气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通流,散行十二之内,即有始有终。其始自中焦,手太阴一经一络,然后手阳明一经一络,其经络有二十四,日有二十四时,皆相合。此凡气始至而用取之,名曰迎而夺之。其气流终而内,出扪穴,名曰随而济之。”以经脉与日时相配合以行补泻,后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9-3.html

血纳包络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子午流针法用语。与气纳三焦相对。《针灸大全》论子午流之法:“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阴干脏,乙、丁、己、辛、癸而重见者,血纳包络。”意指当重见阴干时,分别按生他的关系取心包络的五输穴。如乙日乙酉时开肝经井穴,丁亥时取心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36.htm

指南》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窦汉卿 朝代:元·元贞元年 年份:公元1295年 序 标幽赋 流注通玄指要赋 直说 络说 交辨 气血问答 手足三阴三阳表里支干配合 流注八穴序 定八穴所在 真言补泻手法 夫妇配合 古法流注 杂忌法 针灸避忌太一之图序 冬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ngzhinan/index.html

子午流穴_《手掌与疾病》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1.五腧穴、原穴的含义五腧穴指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合穴,其分布次序是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为俞,所行为,所入为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jibingyuceyuzuijiazhiliao/134-7-1.html

寒热手法_《子午流说难》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入于营分者多蒸蒸发热(二)之证.用此手法.阳日用奇数.阴日用偶数.必能使其热退.除寒退热.乃针灸家必要之手法.故灵枢列于第一篇九针十二原之末.等于冠诸本输篇之首也.以上所言烧山火透天凉之正法.乃男用于午前.女子用于午后.如男子午后.有...

http://qihuangzhishu.com/314/104.htm

纵舍屈折少阴无俞_《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灵枢·邪客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愿闻持之数,内之理,纵舍之意, 皮开腠理奈何?脉之屈折出入之处,焉至而出?焉至而止?焉至而徐?焉至而疾?焉至而入?六腑之输于身者,余愿尽闻。少叙别离之处,离而入阴,别而入阳,此何道而从行?愿尽...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25-7.html

共找到163,3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