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若刺深,则令人闷到不识人。即速须三里下气,先补不泻,须臾平复如故。凡针肩井,皆以三里下其气。若妇人堕胎后,手足厥逆,针肩井立愈。若灸更胜针,可灸七壮。2.天 ∶二穴在肩缺盆中,上毖骨之际陷中央,手少阳、阳维之会。治肩肘痛引颈项急,寒热,...
...肩臂痛、上肢不遂、肩周炎。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别名】臑窌穴,臑交穴,臑俞穴。 【穴义】三焦经经气在此冷降为地部经水。 【名解】 1)消泺。消,溶解、消耗也。泺,水名,湖泊之意。该穴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冷降为地部经水。本穴...
...壮.屈指取之.千金曰.一切病食疰.灸手小指头.随年壮.男左女右.又曰.男 .灸手季指端.七壮.病在右可灸左.左者灸右之类不可枚举.凡无名称者.详载于主治部中.足趾亦同.但如大拇指头.十指头.虽非穴名.举其一二.使后学知每指有刺灸之穴而已....
...〗咳嗽,气喘,胸痛,烦满,呕吐,不嗜食。 〖人体穴位配伍〗配天突穴、内关穴、太冲穴治梅核气;配心俞穴、玉堂穴治胸痹、噎嗝、冠心病、心肌梗塞。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穴义〗经穴之外天部的寒湿水气由此汇入肾经。 〖名解...
...经水。本穴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不断地液化为地部经水,此冷降之水如同化气的君王一般,故名面王。面正、正面、面土名意与面王近同,正指穴内气血为地部水液,为面部气血的主流物质,土则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地部。 气血特征 气血...
...1.治头偏痛,目视物不明。今附∶治微风眼睑 动不止,风泪出。针入三分,禁不可灸。2.客主人∶二穴,一名上关。在耳前,起骨上廉,开口有空,动脉宛宛中,足阳明、少阳之会。治唇吻强,耳聋,螈 ,口沫出,目眩,牙车不开,口噤,嚼食鸣,偏风,口眼 ...
...水分穴,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分水、中守。属任脉,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布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下动、静脉。主治腹痛,肠鸣泄泻,水肿,蛊胀,以及肾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
... 大横穴 Dà héng(SP15),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肾气。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阴维之会。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另说腹正中线旁开4.5寸(《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及第十肋间动、静脉。主治腹痛,泄泻,便秘,痢疾,...
...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主治疾病〗 腹痛,疝气,痛经。 〖人体穴位配伍〗 配子宫、三阴交穴治痛经。 〖刺灸法〗 直刺 1~1.5寸。 〖穴义〗胃风吹扬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 〖名解〗外,指本穴气血作用的部位在经脉之外。陵,陵墓也、土丘...
...曲骨穴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回骨。属任脉。任脉、足厥阴之会。在下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腹壁下动脉及闭孔动脉的分支。主治小腹疼痛,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萎,疝气,遗尿,尿闭等。直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