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太医云.若伤寒得汗后.热不退.发昏及狂言者.便可用承气汤.(正四十二)下之立愈.未瘥再服.若汗后热不解.但心下痞.呕逆.又自利.大柴胡去大黄主之.(正方三十)○又有太阳证合行桂枝.却用麻黄之类.发汗多.亡阳仍发热者.真武汤(正方一百五)...
...低热:正常人的体温,口腔温度一般为35.8~37.4℃。在正常状态,正常人的体温不应高于37.5℃。如果经常高于37.50℃,就是低热。正常人的体温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早晨较低,下午较高冬季较低,夏季较高;妇女在月经前和妊娠期体温也稍高。但...
...伤寒喘急是其常.先论阳明及太阳.太阳无汗麻黄证.(仲景云.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又一证.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桂枝加浓朴杏子汤主之.又一证.下后不可便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
...白微腻,脉浮紧数。此为太阳证历节病。法宜驱风解热,化湿散寒,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主之。处方桂枝12克 赤芍12克 知母12克 麻黄10克 生姜10克 白术15克 甘草6克 防风12克 苡仁20克 三剂【辨证】本例劳动中大汗出,风寒湿邪留注...
...此等证时,宜以薄荷代方中桂枝。若其热稍剧,而大便实者,又宜酌加生石膏(宜生用不可用理详白虎汤下)数钱,方能有效。 ...
...【131】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承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在太阳首篇)。病发于阳,风伤卫也。风伤卫气,遏逼营血,而生内热,藏阴衰者,多传于阳明...
...海〕神术汤 治内伤冷冻饮料,外感寒邪无汗者。苍术(制) 防风(各二两) 甘草(一两,炒)上 咀,加葱白、生姜同煎服。如太阳症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者,加羌活二钱。如太阳症脉浮紧中带弦数者,是兼少阳也,加柴胡二钱。如太阳症脉浮紧中带洪者,是兼阳明也...
...提纲。后凡称中风者,皆指此脉证而言也。【集注】方有执曰:脉缓即下文阳浮而阴弱之谓,言既有如首条所揭之太阳病,加之发热,汗出,恶风而脉缓者,则其病乃是触犯于风所致,故名中风。汪琥曰:中风,非东垣所云中府、中藏、中血脉之谓。盖中字与伤字同义。...
...宜桂枝汤,解其表邪也。方在“太阳”。汗下后小便不利汗下后小便不利者,亡津液也。津液续复,必当自愈。重者用润燥养津之法,人参白虎(方在“太阳”)、竹叶石膏(方在“伤寒类证”)俱可。汗下后汗出发喘中风汗下之后,外无大热,汗出而喘者,此表邪未解,...
...葛根汤方治取效之速,与麻黄汤略同。且此证兼有渴饮者。予近日在陕州治夏姓一妇见之。其证太阳穴剧痛,微恶寒,脉浮紧,口燥,予用:葛根(六钱) 麻黄(二钱) 桂枝(三钱) 白芍(三钱) 生草(一钱) 天花粉(四钱) 枣(七枚)按诊病时已在南归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